【本報訊】日前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推測,思捷(330)或正被財務匯報局(財匯局)調查。思捷行政總裁馬浩思昨日稱有關猜測誤導投資者,令思捷股價波動,強調已發公告澄清公司沒有被當局調查。
商譽撥備勁 轉蝕37億
財匯局主席潘祖明早前因涉利益衝突,需避席局內會議,由於潘祖明曾擔任思捷高層多年,故Webb推測財匯局或正調查思捷。財務總裁鄧永鏞昨日表示,事件發生後沒有與潘祖明聯絡,形容上述說法純屬是Webb的個人猜測,他感謝財匯局日前發出聲明,解釋有關「披露利益」的定義,但沒有正面回應會否作出追究。
思捷昨公佈截至6月底止全年業績,受一次性商譽撥備25億元影響及歐洲生意欠佳,業績由盈轉虧,蝕近37億元。馬浩思直言感到失望,形容去年為思捷轉型大計中最困難一年,「就好像做了一個手術」,最核心的供應鏈部份已大致完成改革。
為縮短產品設計至上架時間,思捷自2013年起轉型至「垂直模式」。馬浩思稱,透過新方式推出的服飾產品,今年6至8月份同店銷售平均錄4.1%增長,反映轉型方向正確。集團今年會縮小部份表現欠佳的零售及批發業務,馬浩思預期在新產品帶動下,每平方米零售額可回升,並適當地增加德國及中國市場的推廣開支。然而,他預料批發業務表現仍然疲弱,集團會繼續推動改革,無意放棄該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