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運1周年三子:傘運種子十年後開花

傘運1周年
三子:傘運種子十年後開花

迥異於主權移交前的默然承受,小島在回歸17年以截然不同的面貌再次獲得國際社會的目光,「學生被扣」、「佔領中環」、「雨傘運動」卻都不足以名狀去年9月的大事件。《蘋果日報》今日開始一連五日,回顧這一段由港人親手寫下的歷史片段,記錄在催淚彈下一夜覺醒、拚死抗爭卻發現無功而還,由組織者到參與者,如何在創傷後重新振作的故事。

【本報訊】雨傘運動出現過不少經典場面,9.29凌晨時分,香港天主教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擁抱跌坐金鐘街頭嚎哭的「和平佔中」發起人戴耀廷,這一幕感動不少港人。一年後佔中三子重返金鐘街頭,戴耀廷回憶去年那一幕,表示樞機的擁抱令他有力量捱下去,雖然政改否決,雨傘運動暫未能為香港民主找到出路,但三子認為從公民覺醒角度已是超額完成,預言「雨傘運動」播下的種子,10年後將開花結果。
記者:陳雪玲

去年9.29凌晨,陳日君樞機擁抱坐在地上嚎哭的戴耀廷,感動不少人。

記者與三子重返當日宣佈提早開始佔中的「命運自主台」位置,立法會正在該處進行加建連接中信大廈的天橋工程,戴耀廷笑言:「見到條橋又諗起,佔領時問條橋幾時起,因為一起我哋就要搬竇。」陳健民與朱耀明牧師說,每次路經此處心情依然沉重,陳說:「政府到𠵱家對普選都冇回應,梁振英又唔見落台,青年人又好迷惘,所以嚟到呢度會好沉重。」

「梁連任料掀第二波傘運」

戴耀廷心情也不輕鬆,他批評雨傘運動結束後,政改遭否決,政府至今未有回應市民對於真普選的訴求,警告若特首梁振英於2017年仍可以成功連任,就有可能出現第二波雨傘運動,但他估計再次爆發的雨傘運動,未必再以佔領方式抗爭,認為有待各方檢討今次雨傘運動有何不足後,才決定下一步行動,至於以甚麼方式抗爭,則有待商討。
對於雨傘運動結束一年,雨傘運動未能推動政制改變,戴耀廷坦言從這方面看是失敗的,但作為公民覺醒運動「肯定係超額完成」。他說,最近曾與「勇武派青年」會面,雖然彼此不認同對方處事手法,「但喺佢哋身上見到過咗成年都冇放棄過,即係呢種覺醒持續力好厲害」。朱牧補充,即時不能推翻8.31決定,但政府不能一直迴避這班年輕人的訴求,「再過10年佢哋係社會支柱,𠵱家係覺醒嘅時刻,將來就會開花結果,我覺得係有希望」。
曾經是發動史上首次大型佔領運動領導,一年後三子自言不欲再站在運動最前線。「我哋係不情願地站在最前線嘅人,𠵱家有空間,我想做番搭橋嘅工作。」戴希望能將傘後群體與原有的泛民團體連繫起來,維持各團體獨特性,同時為共同目標合作。陳則笑稱自己是「時代揀正個中年人揳咗呢個位」,他明言「唔會走咗去」,但日後希望多思考、寫作,給予年輕人意見。
朱牧直言身體已不容許他再站在前線,「我只可以支持,唔能夠再站在前線,畢竟都71歲,唔能夠好似之前兩年,甚至79日時間咁去做,體力上各方面都支持唔到喇」。他憶述起佔領期間印象深刻的一幕:「嗰晚好凍,個個瞓喺街……令人印象好深,樞機坐喺張凳度,李柱銘瞓喺枱與枱之間嘅罅隙,呢啲人都係我嘅前輩,都有身份,但為着香港公平公義,佢地都願意捲入呢場運動。」強調自己也在民主路上繼續走下去。

有小孩曾到銅鑼灣佔領區寫字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