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歲的葉蘊儀,由《孔雀王子》的阿修羅,到《女人俱樂部》的肥菜,再成為碩士、出書,過去一年更不時登上港聞版,支持雨傘運動、撐電車,追求社會公義,成為有態度、肯發聲的女藝人,「我唔鍾意人叫我公義女神!烈女同中女俾我揀,我寧願揀中女,因為中女可以有無限可能。」中女葉蘊儀,派給自己的未來任務,除了繼續關心社會、搞藝術,還有五年後讀哲學博士,和找尋人生另一個伴侶,從無限可能中,進化成中女2.0、3.0。
撰文:林妙萍
造型:陳蔚渝
攝影:周樂恒
化妝:諺瞳.小白
髮型:Maggie fannie of La Biosthetique
上《100毛》變身80年代和風少女、上《主場新聞》傾民生政策,葉蘊儀玩得又肯講,是用心做事的女人。雨傘運動快一周年,記得她去年默默在夜深街頭繫黃絲帶支持學生,過去一年,facebook上對本地、到世界的不公事,一樣敢於表態。
「做藝術要有態度」
「我唔鍾意人哋叫我公義女神!我冇留意呢啲嘢,自己都係照直講啫。」她解釋並不是要擔旗擔槍,衝在最前方,只是我口說我心,拒絕吞下不公不義,「可能我冇當自己係藝人嘅身份嚟發聲啦,冇諗咁多。自己係從事藝術創作,藝術創作就係要表現你對社會、你對周圍事物嘅觸覺、感受,所以更加會care,更加會出聲。對一啲我覺得唔妥、唔啱嘅事,就會講出嚟,就算我唔用說話去講,都會喺作品上去演繹我嘅意見,做藝術係要有態度。」被問得太多次why? why?why?她索性在facebook一次過貼相回應。無形之手或壓力一定存在,何韻詩連申請紅館也受阻,最現實考慮是影響返內地、搵人仔,「我好鍾意香港喎!又唔係好大嘅擔心,我仲有其他工作。」
愛之深、責之切,香港民生政策出現眾多問題,用十四、十五年儲首期買樓的荒謬事無處不在,「住屋係人嘅必需,唔應該係奢侈品,政府應該為市民負責任。每個香港人、或者一個家庭都應該分配到一間公屋,呢個係基本,有瓦遮頭係好基本,唔使捱租,成世只為咗一層樓!」
揀另一半怕黐身
葉蘊儀22歲突然放下一切,閃婚生了一對仔女,27歲和前夫陳柏浩離婚,講愛情,「𠵱家冇拍拖,冇時間,搵一個伴將來係會要嘅,但唔係𠵱家呢個moment。𠵱家搵,要諗埋啲細路鍾唔鍾意,又要迎合埋佢哋,咁我唔係想搵一個夾到我細路嘅人㗎嘛,因為,我係要搵一個下半生同我一齊嘅人,唔係同我啲細路一齊。」男友要求?聽落老土但實際:懂得欣賞她,「冇乜要求!真係,樣貌、身形都係眼緣,唔一定要從事藝術創作,兩個人做藝術,邊個去搵錢呀,哈哈哈!咁講,應該話搞藝術嘅,大家都咁自我,好難相就。」對愛情仍然有幻想,「唔需要一啲表面嘅嘢,需要心靈上嘅溝通、欣賞,最緊要有大家嘅空間,可能我慣咗一個人,如果佢太黐身,可能我都頂唔順。」
再入校園讀博士
42歲,人生才行了一半。未來,葉蘊儀腦海還盤算着許多人生計劃,包括再走入校園讀博士。「之前讀咗好多年,想停一停,所以就去寫書。我鍾意有課題、有目的咁去做事,一個project 一個project咁去完成。」澳洲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純藝術碩士畢業,下一回的時間暫定在四、五年後,仔女上大學時,再去諗讀哲學或文化研究考古學,「返學讀書好,自己睇嘅話,可能只睇一本書,但要交功課、寫論文,你會逼自己睇十五本書,咁你咪可以睇多好多,係一件好事。」
關於書,葉蘊儀出的書也是她人生寫照,少女期的日系美女寫真集、其後出的紙粘土、陶藝工具書。今年寫的第一本散文集《她們的二三事》,從二十三個中外女星,講述二十三種女性可貴可愛的特質,正反映她近年關心的女性議題,「封面嘅自拍相,概念係源自自己可以掌握自己,我以往都係女藝員,而書入面嘅文字係我寫、女星嘅畫都係自己畫,我想件事完全啲、完整啲。」至於自己未能擁有的特質,竟是和蔡瀾一樣:未能食素。
冇得揀選擇題
做人最怕冇得揀!今次和葉蘊儀做一個二揀一的選擇題,看看她冇得揀的揀法。
A:中女 B:烈女
答:中女啦,因為烈女會有一種既定嘅睇法,中女嘅範疇多啲,中女可以有無數嘅可能性。
A:洗腳水 B:肥菜
答:洗腳水啦,呢個係我第一個喺台灣嘅暱稱,當時國語唔好,人哋問我幾多歲,我答十九歲,變咗洗腳水,呢個係人家畀我嘅名,好深印象。
A:貓 B:狗
答:貓,感覺若即若離,佢唔會成日黐住你,你想抱佢咩?佢又唔一定俾你抱,呢類性格同我好似。
A:影人 B:被影
答:我鍾意俾人影,影人唔一定影到想要嘅嘢,但係俾人影,就可以睇到人哋眼中嘅自己。
A:《Yes》 B:《100毛》
答:《Yes》! 係屬於我年代,梗係揀《Yes》啦!
A:麥當娜(Madonna) B:安琪蓮娜祖莉(Angelina Jolie)
答:Angelina Jolie,因為我鍾意電影多啲,同埋佢係一個喺當代嚟講,敢言、果斷嘅女性,為世界帶出女性聲音。
A:香港 B:台灣
答:我會揀台灣,因為睇書、揀書,台灣好有閱讀氣氛,好多選擇。
A:劉德華 B:周星馳
答:我揀劉德華,因為我同佢合作過。
更多精采時尚內容,盡在 http://add.appledail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