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企業喜歡在臉書建立官方網頁,以為開了一個粉絲專頁,自然有人追隨,日後網上宣傳又多個渠道,唔需要好多資源,便可以面向網民,幾好。
在風平浪靜的日子,這樣的宣傳當然無問題。一旦唔好彩,企業踩正地雷,呢類臉書專頁隨時變成品牌墳墓,成為被網民圍剿的平台。今期,又一個品牌喺臉書專頁被網友攻擊至身敗名裂,呢個就係被巴打稱為「公交之霸」的港鐵。
港鐵被網民炮轟「選擇性失明」,學生帶古箏搭港鐵唔得、運動員帶cue棍唔得、音樂人帶大提琴又唔得。如果港鐵真係咁均真,點解人哋帶着龐大的拖篋、巨型的洗衣機、大張的床褥又得?網民無明火起三千丈,自然狂插不留手,火勢由網聞火速蔓延成為真正新聞。
然而,任由網民無情鞭撻,港鐵在fb上的應對策略是避得就避,繼續你有你fb留言痛罵,我有我出post宣傳迪士尼限量版車票、港鐵藝術之旅云云。呢一招「沉默是金」,真的是最好回應網上劣評甚至非理性攻擊的招數嗎?
我相信不少大企業公關的思維也是這樣。香港是一個善變的城市,一日足以捧紅「打突」先生、五日能夠捧紅FFx騎呢女子組合,一個星期更可以delete一個危機,令人忘卻一件大事,更何況區區的幾件樂器?Believe me,香港人好快會忘記,「忍」得青山在,那怕無柴燒。
但是百忍過後,市民真的會徹底失憶嗎?I don't think so囉。大家仍會記着港鐵不近人情。回應這類危機,官腔新聞稿是解決不了問題,那些「擔心構成危險」的言論猶如火水,只會令網民怒火燒得更烈。再者,網民一邊鬧,你就一邊post其他宣傳,只會凸顯港鐵冷漠無情。
港鐵不妨學下王維基,在網上危機爆發之初,由CEO親身上陣極速回應網民批評,係fb承諾檢討,甚至以行動安撫小妹妹。為港鐵加點人味,或許能避過一場生靈塗炭,讓港鐵告別選擇性失明。
文廸晞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