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例子】
馬化騰作為大股東兼創辦人,接連減持自家股份,難免動搖市場信心。不過大股東減持並不罕見,思捷(330)掌舵人邢李㷧多次減持,於2010年沽清,但減持時竟獲基金搶貨蔚為奇觀,惟近年趁股價低殘復購入股份;國美(493)大股東黃光裕同樣多次出售股份套現。
股價罕見越沽越升
邢李㷧是思捷掌舵人,思捷2002年晉身藍籌,同年邢氏開始分批減持,不過期間業績增長理想,至2008年邢氏卸任所有公司職務前,盈利增4倍、收入升2倍,股價竟然越沽越升,基金更罕有爭相搶貨,表現與大股東減持等於看淡前景的傳統智慧互相違背。
邢氏2008年卸任所有職務,股價於金融海嘯後一落千丈,至2010年盡數沽清手上思捷股份,累計套現逾200億元。
另外,仍在獄中國美創辦人兼大股東黃光裕,亦喜歡出售公司股票套現,據胡潤套現富豪榜統計,黃光裕歷年累計套現了約138億元。
黃氏近期亦將非上市業務注入國美,總代價約112.68億元,以現金、發行新股及認股權證支付,變相套現;主要用作收購黃氏的578間非上市零售店,相當於現時上市分店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