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人想借10萬 被索近200萬元顧問費吸血中介 騙婦孭300萬債

客人想借10萬 被索近200萬元顧問費
吸血中介 騙婦孭300萬債

【本報訊】「大耳窿」形象大變身,吸血本質始終未變。有長者原本只想再借10多萬元應急,卻被財務顧問的專業形象蒙蔽誤墮陷阱,致負債300萬元,隨時需要賣樓還債。立法會議員批評當局對財務中介零規管,即使對方獅子開大口共索取近200萬元顧問、手續費,報警亦無法阻止財務公司收數,促當局修例加強規管。
記者:馬志剛

現年74歲郭女士與八旬丈夫擁聯名自住物業,因家庭需要積累幾十萬元卡數、二按債務,年初向財務公司申請加按10多萬元不成功,卻隨即收到自稱「滙豐銀行」職員來電,清楚知道其財務狀況,稱可協助長者低息借貸,轉介郭到中介公司A。郭在財務公司借來160萬元,卻慘被中介藉合約狼吞72萬元顧問費,餘款償還部份卡數及二按債務,另有約10餘萬現金存入郭戶口,惟指明僅用作還款不可動用,變相全無現金到手,只換來一叠單據。
不久,郭女士再收到中介公司B來電直銷,對方竟知道郭被騙72萬,誘導再貸款還債,卻因郭的戶口有19萬現金,表示要先收14萬手續費,才為郭再借300萬。當中160萬清還上筆貸款,中介B竟再抽走109萬作諮詢費,另10萬被扣起用作首兩期還款,餘款21萬去向不明。
至此郭女士欠下300萬元債務,當中195萬元被中介侵吞,現時每月利息供款逾5萬元,沒工作的她無力還款,「所有錢冇落過我手,賬面數字轉嚟轉去已經一身債」,丈夫更擔心會被收樓。
郭憶述中介公司職員態度、衣着斯文友善,拿着計算機「篤篤下」感覺專業,就算對方無清楚解釋收費條款,也安心按指示不停簽署,致不諳英語的她簽下過百萬元顧問費合約仍懵然不知。

逾百投訴涉中介費3,500萬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麥美娟批評,現行法例僅針對放債人但不包括中介,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早前卻表明不會規管,「有非法行為就叫警方執法」。她指執法往往追不上追債速度,麥美娟過去一年接獲144宗投訴,涉及借貸1.31億元,中介費佔3,500萬,98宗已轉介警方重案組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