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觀點:看好亞洲股債

基金觀點:看好亞洲股債

今年夏天以來,亞洲股債市場持續惡化,資金流出逼使中央頻頻入市干預容許人民幣大幅貶值,消息震驚環球市場,更加劇其他新興市場貨幣的弱勢。惟現今各國經濟緊密相扣,貨幣貶值對刺激出口的作用大大削弱,已不及90年代中般見效。

中國經濟差僅陣痛

亞洲會否再經歷一次1997年式的金融風暴?我們認為機會很微。相比起當年危機,現時亞洲國家已累積龐大的外滙儲備、經常賬戶亦轉虧為盈,以及外債水平大幅降低,而且多數國家採取較彈性的滙率機制。即使亞洲國家繼續擴大量寬及減息,但區內普遍國家的實質利率仍偏高。
雖則亞洲經濟增速放緩,但中國經濟避免了硬着陸,並漸漸轉型至具持續性增長的消費主導模式。面對近期中國經濟數據欠佳,市場憂慮最差的時刻即將來臨。無可否認,中國的經濟正處於疲弱階段,但我們認為中央政府仍有充足的彈藥穩定經濟,而結構性改革帶來的陣痛亦屬正常,只是需時重拾市場信心。另外,外界亦忽略了服務業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近半,並且維持良好的增長勢頭。
目前低增長及低通脹的環境利好債市,我們對亞洲債市前景的長線樂觀,因多數債券獲得標普及穆迪的投資級別評級,加上孳息率回升。但亞洲區貨幣已回落不少,而且人民幣在未來數月有可能再走軟,為其他亞洲貨幣帶來下調壓力,故我們偏好美元債券,減低滙率風險。
亞洲股市亦調整至吸引水平,相對已發展市場存折讓,前景同樣值得看高一線。雖低增長環境不利大多亞洲公司,但H股及台股已反映經濟放緩的因素,所以任何中國經濟回穩的消息,將為相關股份帶來重估的機會。我們看好擁有逾5厘的派息率、盈利可觀及具長期資本增長潛力的企業。

安聯投資
本文內所載的資料於刊載時均取材自本公司相信是準確及可靠的來源。本公司保留權利於任何時間更改任何資料,無須另行通知。本文並非就內文提及的任何證券提供或邀請或招攬買賣該等證券。閣下不應僅就此文件提供的資料而作出投資決定,並請向財務顧問諮詢獨立意見。投資涉及風險,尤其是投資於新興及發展中市場所附帶之風險。過往表現並非未來表現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