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很沉迷的看日劇《孤獨的美食家》,所謂沉迷卻並不是要追着幾天看完那種,而是每天心思思非得要看一兩集的癮,像成了一種必然習慣,現在四季看完了,人生頓失目標!《孤獨的美食家》是由久住昌之原作,谷口治郎作畫,以不定期連載的模式在《周刊SPA!》刊登,講述一名經營進口雜貨的行街sales井之頭五郎,在遊走日本不同地區見客的間隙到當地不同餐廳吃飯,2012年由東京電視台拍成劇集,由松重豐出演井之頭!
這劇最特別之處是以短劇形式非常平靜且孤獨地由一個人出發去介紹平民且普通的食物,一改以往柴娃娃大叫大嚷的浮誇飲食節目,所吃的東西大部份都不超過一千日圓,普通到火腿蛋都講一餐,甚至外賣、街頭小食、學生餐也形容到天上有地下無,最貴也不過是二千日圓落樓的烤肉或魚生,所去的地方真有其店,但店內的老闆及員工全部找演員替代。有趣的是結尾原作者久住昌之會再到該店見真人老闆和點其他劇內沒出場的食物,我初時很難想像,這究竟是劇還是飲食節目,一個人只有內心獨白,又如何能令人覺得有趣?
原來我這些疑問就正是這劇精采之處!這明明就是廣告雜誌,hard sell得可以,但因為設定非常有趣且風格異常強烈,看的時候便進入了一個猶如催眠的狀態!首先,劇內的所謂劇情是非常生活化且不戲劇化的,井之頭每次開首因工作到一個地方,遇見一些人,這些人都由略有名氣的甘草或過氣演員客串,有時是老闆有時是員工,他們個性都很有趣但完全沒有故事,只是單純地會面完就不再出現,就像代表着那一區人的簡單面貌,之後井之頭就會出現每集都出現的鏡頭和對白「叔肚子餓了」然後便甚麼都不管要先去找吃的!雖然只有一個人,亦因為只得一個人,它能夠非常細緻地描述這種井之頭式食的風格,他把每一次找甚麼餐廳,進入餐廳後的氣氛,還有看着餐牌點菜時的內心掙扎都說成像攻防戰一樣,就在這場攻防戰中把這餐廳的特色,點菜的怪異方法,老闆待客風格,以致枱凳佈陣,食具擺位,幫襯客人的階層來歷都表現得一清二楚,令觀眾猶如真實地置身其中,餐廳也不一定全是客似雲來,有時就只有主角和老闆兩人,老闆自顧抽煙,主角自己獨自在食,亦有時會強調身旁的食客方言,在一片喧鬧中主角獨身一人獨享美食,把食物提升到一項個人藝術!
主角井之頭的食的風格亦相當有格,第一,他永遠只有一個人吃飯,就算有人邀請他也會婉拒,把食成為只有一個人的世界;第二,他永遠不喝酒,在以喝酒為生活一部份的日本人眼中為主角帶來很多尷尬笑話;第三,他一定要吃米飯,有時還因為沒米飯而令他想立即離開餐廳!第四,他不會因老闆或旁邊的食客而作回應,很多時是尷尬一笑便不作理會!這些古怪而平淡作風與我所看過的所有飲食節目完全迥異,卻竟然更能體現食的藝術!主角吃飯過程亦有節奏可言,先是細緻品嚐,每樣一囗,上菜先後亦有講究,背景音樂是牧童笛,之後大快朵頤音樂一轉變得激動明快,他便全力開動從頭到尾把食物大口大口的盡放口中直至吃完,最後一句「多謝款待」作結!如此暢快利落只此一家!《孤獨的美食家》還有中國版,由台灣人製作趙文瑄飾演井之頭,但一如中國人風格,翻了後完全違反原劇的精髓,還硬加故事性,看了兩集便作罷!
失敗的Man
撰文:郭子健
志願保護人類,維護世界和平的電影性工作者。
本欄逢周三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