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香港結束了3年零8個月的黑暗歲月,4個月後運婆婆出生。成長於百廢待興的大時代,生活艱苦,讀至小學五年級便要工作養家,之後結婚養孩子,中年時丈夫去世,她獨力養大子女。70年過去,晚年獨居的運婆婆無負亡夫承諾,亦珍惜與子女的時光。
記者:余睿菁
運婆婆共有五兄弟姐妹,排行第二,讀到小五後,因學業成績不及弟妹而輟學,到工廠工作,幫補家計,令她無法圓播音夢。那年頭娛樂不多,聽電台廣播劇是一大娛樂,童年的她亦是廣播劇擁躉。小學時,運婆婆已夢想成為播音員,每次聽到電台的廣播劇,她都渴望參予其中,有份聲演,最愛播音員是風趣幽默的鄧寄塵、和聲線甜美的尹芳玲,他們能夠一人聲演多角,男聲女聲都扮得非常神似。
回憶60年前舊事,運婆婆自言有天份,「個仔話我扮佢嫲嫲,扮到真嘅一樣。」不過只有小五學歷,她有自知之明「做播音員要識好多字,我識字唔多,所以都唔敢去試。」把這個願望永存心底。
當年本港工業興盛,運婆婆於工廠工作,廿多歲就與任職文員的丈夫結婚,婚後誕下一對子女,專心相夫教子。可惜26年前,她44歲那年,丈夫突然中風離世,留下仍然在學子女。運婆婆母兼父職,擔任清潔工維持家計,其後轉到工廠做散工。
10多年前運婆婆退休,當時40歲長子做銷售員,她近年健康轉差,患有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故非常注意飲食,每餐多菜少肉,她亦樂於自己下廚烹調飯菜。兒女婚後遷出,運婆婆便獨居,間中跟子女飲茶相聚,「中秋節,佢哋都有畀錢我買嘢食。」
兩個月前調遷,兒子為她購買新床、電磁爐等家電,並於舊居搬來雪櫃,至今仍未購買熱水爐。入伙初期,天氣炎熱,運婆婆用冷水洗澡,但她擔心未來天氣轉涼,一旦寒冬來襲,她已不能再沖凍水涼。」現時她靠生果金及兒子的家用過活。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派出關顧主任了解運婆婆的情況後,得悉她家中並無電熱水爐,正協助她籌募善款,盼獲善長支持。
「運婆婆」暖流編號:C3994
網上捐款: http://bit.ly/applecharity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23076307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WhatsApp:9862782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基金facebook專頁: http://bit.ly/facebook_adcf
蘋果基金YouTube頻道: http://bit.ly/youtube_adcf
蘋果基金接收捐款戶口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東亞銀行(往來戶口):015-514-68-01678-5
如捐款至指定個案,請於入數紙/支票背面寫上其捐款編號,然後電郵/傳真/WhatsApp訊息/郵寄予本基金。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於一九九五年成立,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基金除接受市民捐款外,《蘋果日報》亦捐出1%盈利予基金,以幫助有需要的人和資助有意義的社會及教育活動。基金一切行政費用由《蘋果日報》支付,善款的一分一毫,將全數用於受惠人所需。「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務求按照捐款人意願,把善款送交指定受惠人。然而個別受惠人可能因長期離港及搬遷等情況以致失去聯繫,甚或受惠人已經逝世或拒收捐款,有關善款將撥入基金作其他慈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