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警方重整處理大型示威活動的前線執行架構外,亦調整處理示威衝突指引。據悉,警方會向多次警告無效的示威者噴灑胡椒水或水炮,若涉事人數眾多,警方或會留待日後拘捕,以免引起更大混亂。
增設水炮車 被指警權膨脹
消息人士指,警方在檢討佔領行動後,認為催淚彈波及範圍太大及容易傷及無辜,效果並不理想,所以日後處理示威集會時,若有示威人士破壞秩序,警方會向多次警告無效的示威者噴灑胡椒水,若日後增設水炮車,就會發放水炮對付示威者,而警員隨身攜帶的胡椒噴霧則用於防守時使用。
至於爆發示威衝突,警方會視乎臨場情況,若涉事人數不多,警方就會採取拘捕行動,但若涉事人數眾多,警方會先驅散人群,不會立刻拘捕,以免引起更大混亂,但警方的快速搜證隊會搜集證據,留待日後拘捕涉案人士。
民陣秘書處成員區諾軒批評,警方快速搜證隊的錄影證據備受質疑,「睇番近期法庭審理有關反東北或佔領個案,警方拍攝嘅錄影證據好多都唔清楚,但警方都當證據提出檢控,而且搜證隊只會揀學生領袖或著名人物拍攝,明顯係為政治檢控而做」。他又批評警方增設水炮車對付示威者,令警權膨脹。
■記者謝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