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水小組:承建商、水務署 是鉛凶

鉛水小組:承建商、水務署 是鉛凶

【鉛水恐慌】
【本報訊】房委會鉛水小組昨開會,主席張達棠會後透露正準備中期報告,但仍需「等埋」水務署專家小組報告才能出爐。據了解,報告初步認為事件有兩大「鉛凶」,包括承建商監管不足及水務署驗水不全面,承建商須為事件負最大責任,亦列出至少十多項改善建議,但不包括對承建商投標時懲處。
俗稱鉛水小組的房委會公屋食水質量控制問題檢討委員會主席張達棠指,該會正草擬中期報告,初步看來焊枝出事機會大,但須待水務署專家報告再確實,報告或需再修改。委員會下周與專業團體會面,下月初到未落成屋邨視察。

出證書無驗金屬物

據了解,報告初稿指,2005年以後落成的樓宇因轉用銅喉,接駁時用了焊料,故較易出事;報告亦初步列出兩大鉛水元凶,包括承建商監管不足,購買焊料時判上判,甚至交工友負責;另一原因歸咎水務署發出俗稱水紙的認可證書時無驗金屬物,故承建商亦忽略焊料重要性。
報告初步認為承建商須為事件負最大責任,其次為水務署及房屋署,如水務署向樓宇發水紙時須驗鉛、鎘、鉻及鎳4種金屬,針對承建商的建議則較仔細,如規定承建商在採購焊料時須提供證明書,存放及取貨均有規定。工人完工時須交還盛載焊料器皿,承建商、水務署及房屋署需各自為樓宇驗水作三重保障。但報告不就如何懲處承建商作定案,有關決定由投標小組委員會負責。
■記者鍾雅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