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了幾千年的月餅 - 林夕

造假了幾千年的月餅 - 林夕

我國歷朝強調以孝治天下,為人子女者不敢忤逆,對嚴父旨意堅決支持三不:不抗命不反思不答辯,那就更不可能犯上作亂了。那麼,身為所謂君父的皇帝,當然要以身作則。
漢武帝跟匈奴打了大半輩子的仗,他母親去逝,按禮儀,要做個孝順仔,掛孝期間要和平理性非暴力,可匈奴人沒有守孝的包袱,如常掠奪了幾個邊城,無辜死去的百姓就當為庶民之祖母陪葬好了。真的假的?孝順到不惜失掉我自古以來神聖的國土?咪玩啦,那個是漢武帝啊,若不是衡量過馬匹武器裝備還沒有火力全開的實力,歇一歇,以時間換取空間,不繼續進行反匈奴法西斯鬥爭才怪。
古時丁憂制度,直系親屬去逝,守喪期有四不:不歡宴不婚嫁不應考不當官。漢以後硬性規定當官的需回鄉戴孝三年,停薪留職。今天看來,匪夷所思,更奇怪當時沒有人敢對這做法拋出一些具爭議性的建議。恕我不孝,想想直系之祖父母爹娘,一共四期統共十二年,人生有幾個十年?應考不能,真有心為人民服務的人,青春有限,如何經得起這番蹉跎,父母在天有靈,又是否老懷安慰。尤其正在統籌兩個十年規劃三大建設之類的舵手,忽然回鄉下思親去,咪玩啦。於是有了奪情這機制。只要皇帝首肯,原來穿得不那麼閃閃亮,又可以繼續為國為民、感念親恩兩不耽誤了。
這分明在為政敵提供彈藥。明朝張居正為嘉靖朝留下的爛攤子改革到一半,就要丁父憂,萬曆帝准予奪情。但是,在我國要預備好棺材才好改革的,不只前前前總理;自身利益受損的政敵,一個個孝子上身:好哇,你張居正家有喪事,俺就家有喜事了。於是集體釋法,要釐清奪情法的誤區,你張先生身為帝師確實超然,也不能不孝至此。你不孝你無禮義廉你無恥之口水淹沒了朝廷,明史上奪情之爭由此展開。有冇咁孝義啊,咪玩啦,不過是既失利益者與掌權者,借老豆老母之名攬炒。張居正有萬曆支持,把這批孝順仔炒的炒貶的貶,也打死打殘廢了幾個。萬曆帝當時最聽張老師的話,本可一錘定音,不容奴才說三道四,張居正很有可能在謙讓之間,也來一招引蛇出洞;分清敵我之餘,更逮住了打擊孝義仔的黃金機會。以孝治天下?孝順父母是幌子,孝敬自己利益才是真的。
今天許多所謂月餅,蛋黃如塑膠,吃之惡心,其實像那張主任之言,並無新意。我中華史上造假之「孝」,更源遠流長,高仿正牌招紙,卻以人血為餡,看見就想吐,居然還吃這一套吃了幾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