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英國《金融時報》調查報道昨日踢爆,渣打集團(2888)違反與美國承諾,2007年以後與伊朗或與伊朗有關客戶仍「藕斷絲連」,仍有進行包括美元相關的外滙交易業務往來,或再面臨重罰。
受消息影響,渣打股價昨日挫4.4%至85.4元,銀行除有機會再面臨巨額罰款外,甚至至關重要的美元清算業務牌照都可能被吊銷。
渣打2012年與美國監管當局、就與伊朗業務往來訴訟案以6.67億美元和解。但《金融時報》引述渣打內部文件指,渣打之後仍有與伊朗進行美元相關外滙交易;2012時與設於德國的伊朗國營公司IFIC有往來。2013年時,渣打仍在檢視伊朗客戶名單,未能完全判斷客人是否來自伊朗,反映該行在合規上出現問題。
報道又引述消息人士指,這些潛在違規,已經觸怒包括美國司法部在內的3大監管機構,幾可肯定會面臨嚴厲處罰,相信今年底或明年初會有結論。渣打回應《金融時報》指,該行正就可能違反美國禁制令配合調查,又承認有些與伊朗業務相關的延伸責任(legacy obligations),如不動戶口、貸款、貿易融資,但全都屬非美元業務,渣打亦一直致力加強內部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