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不惜一切向中國靠攏,歸根究柢是看中中國的龐大商機,一方面能配合英國的「北方引擎計劃」,招商引資發展曼徹斯特和利物浦等老工業城市,另方面是想爭取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中分一杯羹,連惹怒老盟友美國都在所不計。
人民幣國際化 分一杯羹
新華社分析認為,歐思邦此行極力推銷「北方引擎計劃」,旨在引進中國資金重鎮北部城市,縮小南北經濟差距,同時希望學習中國成都和重慶快速發展的經驗。此外,中國人民的消費水平近年不斷提高,英國想趁機把汽車和奢侈品打入中國市場。而隨着人民幣走向國際化,英國早在2012年4月已設立倫敦金融城人民幣業務中心,目標是想成為人民幣的「西方中心」,鞏固倫敦作為全球外匯交易中心的地位。英國早前簽約成為亞投行始創成員,已令美國大感不滿。另外,首相卡梅倫連續三年拒見達賴喇嘛,對香港雨傘運動只表達低調支持,更激怒不少人權組織。但近五年英國對中國的出口量大增四倍,中國對英國的投資逐年上升80%,無法抗拒的經濟誘因,令英國在壓力下堅持拉攏中國。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