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宗罪】調查指世衞嚴重犯錯 導致伊波拉失控

【十宗罪】
調查指世衞嚴重犯錯 導致伊波拉失控

伊波拉病情去年肆虐西非。根據世界衞生組織內部文件,組織即使在宣佈全球進入緊急狀態後,仍未能為控制疫情作迅速反應。外國傳媒歸納出以下世衞疾控「十宗罪」,災難醫學專家雷德萊納(Irwin Redlener)指,若非諸多犯錯,世衞將能多救數千生命。

1. 消毒劑失效:
在疫區塞拉利昂(Sierra Leone)收集得疑已失效的氯(Chlorine)消毒劑;

2. 醫護保護不足
對保健工作者防疫保護措施不足,甚至有部分人員未受足夠專業訓練;

3. 設施建設遲緩
與塞拉利昂政府協調失誤,因選址問題致凱內馬(Kenema)伊波拉治療中心興建延誤;

4. 屍袋不足
去年八月初知用完,但過程重重延誤,令有高度傳染性的患者屍體曝露空氣中;

5. 對工作人員出手吝嗇
他們的工資甚至不足以蓋過保護衣物及消毒劑上等基本開支;

6. 電力不足
組織使用的醫院實驗室電力供應不穩定,甚至曾停電;

7. 弱勢領導
在當地疾控上未能採取主導;

8. 數據混亂
其伊波拉感染數據被塞拉利昂政府擅自更改,造成消息混亂;

9. 地區車輛不足
世衞總部有車隊,但地區車輛不足,甚至令要求電單車增援的官員最終只以單車入村,未能有效率追蹤疫情散播情況;

10. 內鬥不和
世衞負責控制伊波拉疫情的官員,與美國生物科技公司Metabiota不和,影響決策。

美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