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祖情緒低沈不下十年,老覺得全世界與他為敵,周邊親疏全數給他白眼,瞧他不起。
原因,他自己認為,現實與夢想迥異:做不成律師。
做律師是你的理想,做得成,大不了你父母、女友高興,與其他人無尤。
做不成,也無尤,中環道上跌個招牌,十個被擊西裝友,起碼三個是律師,那麼多,少一個不嫌少,多一個反而嫌多,不如添多個品酒師、知真味幽默美食家,對社會大眾生活品味提高有更實際價值。
書唸得不錯,高中時份,律師並非阿祖的認知。曾經想過唸醫,因為當時女友的父親當醫,她也已決定步父後塵。感情漸疏,醫科突爾失去趣味之外,考入醫學院誰說容易?
書唸得好,又非好得入醫學院水平。身邊死黨同學準備唸法律,阿祖目標即轉法學院,英文非常好,也給他考進去了。他只是人云亦云,法律不是他目標、更非夢想,更不用討論熱情這回其實任何行業都必需的成功元素!
跟任何專業皆同,尤其法律界,必須跟師傅,考沒完沒了各科法律試。醫科如是、建築如是、工程如是、會計如是……。
今時今日唸書的人多,不似我上大學的年代,那些年,從專業本科畢業,幾乎必有機構、律師行、建築師樓、會計師樓、醫院大門敞開迎候。阿祖的同學瞬即被羅致,卻考了無數次,一些試始終未能通過。阿祖是運氣差?還是條件不足?與同行九萬人一樣,尋、候師傅未得門入,跟不了師傅,參加考試機會等於零,辛苦攻讀大學四年猶如得個桔: 一籌莫展!
阿祖或坊間等候取得專業資格,眼見青春一天比一天退減,閉閉翳翳漸進滿懷失望者幾乎滿街滿谷。理由簡單:期望超越自己能力,競爭對手是夢想,目標幾乎百分之九十九永難達至。除非願意清醒(一般死不悔改、永遠自欺欺人混混沌沌),否則一籌莫展,與失望同步成長、共同步入墳墓。
入大學之前,甚或碰壁之後,可有身邊家人、老師跟他們研究幾個字,就幾個字:事半功倍,寧為雞口、勿為牛後,轉彎要快,醒過來、重新開始……
寥寥幾字,改變一生無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