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一木皆有情 - 蔣芸

一草一木皆有情 - 蔣芸

章詒和在那本「可萌綠,亦可枯黃」中寫到最後的貴族康有為的女兒康同璧,以及康同璧的女兒羅儀鳳,這一章很好看。
一個在亂世中凋萎的第三代,羅儀鳳在最艱難的文化大革命的歲月中仍然要維持家計照顧母親,是位孝女,也是生活中的藝術大師,她自己做橘皮醬、做艾森豪威爾湯,早餐腐乳抹饅頭、銀魚配稀飯,光是豆腐乳就一定要去特定的商店買不同省份的出品,用巧克力盒連汁裝好,一回她差章詒和去買,心思十分周到,還教她要挺胸抬頭,想着快樂的事情,才不會覺得路上辛苦,一個好會體貼人的女性。
這位貴族的後代保留了審美的人生觀和生活中挖掘出來的藝術,有種苦中作樂的味道,更有一種尊嚴。記得黃永玉多次文章中提到沈從文在被批鬥下放的歲月,來信中不時提起鄉下的荷花、路邊的野草,受苦的年代,心靈中仍是萬般風物皆有情。
無論現實生活有多困頓有多磨難,有尊嚴的人心中自有一番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從容淡定的過日子,為苦難的生活增加不少趣味,今昔比較,那當然是個不一樣的時代,多少人不堪生活的折磨和精神的困擾自行了斷,含怨而離開了這世界;只有真正的勇者才能為自己找到一個免於崩潰的出口,正是那樣一顆純真的心靈。
現代人大部份活在另一種營營役役的世界,求名求利,求過更好的日子,也許物質條件比以前富足,但精神方面則更為蒼白貧乏,那裏能領略那種一飲一喙滿懷感恩,又那裏能學會對人間花草樹木皆有情的情懷,什麼都不缺所缺少的卻是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