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手樓銷情放緩,例如「新九龍城寨」的發展商即使多番推出優惠,甚至出動「白居易」催谷銷售,亦未能創造佳績。不少人提出經濟即將轉差、供應即將增加等觀點,直指樓市快將下跌。市場的「念力」有微妙變化,由過去數年一面倒堅信樓價只升不跌,到近年有部份聲音認為樓市快將下跌,大家對樓市的預測開始有分歧。
十多年前的負資產風暴引起重大民怨,前車可鑑,政府近年採取期望管理(Expectation Management)的對策,多番警告市民樓市出現泡沫,要注意下行風險。不幸地,樓價租金近年爆升;政府無心無力增建公營房屋,更將多幅前公屋地及前公務員宿舍賣給地產商建豪宅,買家多為強國人,令香港人的居住空間越來越少;加上港人比以前更重私隱,寧願犧牲居住面積也要有獨立空間,造成今天香港安居難的局面,儲夠首期的人湧入樓市,即使單位再細也要上車,觸發龐大剛性需求。還有很多聽信政府預期而沽樓的人,無法買回同等質素的單位,加上香港樓市升多跌少的往績,令很多香港人寧願繼續揸磚頭也不願沽貨。
社會資源最忌患不均,當部份人未能安居甚至參與資產升值遊戲時,民怨會越來越深。隨着上車門檻越來越高,更多人希望樓市適度調整。當樓價繼續升,堅信樓價會跌者期望就會落空,屆時民怨更深;當樓市大調整,持有物業的人也會因為磚頭保值的期望落空而怨聲載道,如何避免民怨,需要極大智慧。
地產小子
http://propertykids.blogspo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