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贏重要嗎?能夠贏,我相信沒有人會想輸。尤其在年輕時,全身一股熱血躁動,勝負看得特別重,不想輸,兼輸不起,落敗就「發爛渣」的,大有人在;可是活到一定年紀,生活和經歷會教懂你去接受——不是不再看重勝負,而是你的世界變闊了,一次的失敗,不代表你會全盤輸光。
費達拿剛於美網決賽不敵祖高域。作為他的球迷,早就習慣了偶像近年與大賽錦標擦身而過。回想全盛時期的費天王,彷彿真的強得無人能阻,打乜贏乜,獎盃一座接一座。但幾年下來,勁敵逐漸出現:拿度、迪樸度、祖高域;先是互有勝負,到後來我們都接受了,泥地上的那個拿度,是強得連費達拿都難以擊退;祖高域正值盛年,天王也得活在他的身影下。
這代表甚麼?這其實不代表甚麼。做球迷的,當然不會想他輸,可是即使他輸掉,又如何?我們欣賞他在30多歲仍能有穩定表現;強敵們不少因傷導致表現下滑,甚至長時間缺陣,但費達拿時至今日,依然是大滿貫四強甚至決賽的常客;這些年來,甚至早在08年時,我們多少次以為他真的到黃昏期了,他卻一次又一次帶來驚喜。沒錯,他已不是那個當年戰無不勝的費達拿,也早非世界第一——但這些會影響他的偉大嗎?大概不會;當今網壇或許屬於祖高域的,但這整個時代,是屬於費達拿的。
當然,沒有人會追逐失敗,或以輸作為目標。我經常鼓勵家長該讓小孩參加運動競賽,不是要讓他們習慣失敗,而是要讓他們別因害怕失敗而拒絕前行。任何人,即使強如費達拿,都會在某個地方跌低,跌低後如何站起來向更高的地方邁進,是一道一生的課題;不住努力往上爬的話,你會發覺,一、兩次的失敗,對你的影響大極有限;任何偉大的成就都建基於無數次的失敗之上,從米高佐敦到費達拿,他們的故事都是最佳佐證。
伍家謙
多媒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