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航行靠舵手。
在海上航行,掌舵的人要時時刻刻都留意船的航向。風向的改變、海浪的沖擊,都會令船隻偏離航線,舵手得馬上作出反應來調整。
在近岸的海域駕船容易,只要選定海岸線某一點,把船頭指向目的地就是了。風浪令船改變方向時,舵手要擺舵來調整船頭的方向。調整時的動作要慢要輕,因為船的轉向需要點時間,擺了舵之後不會馬上有反應,船一開始轉向便要回舵。若動作太大,矯枉過正,船便會在海上作之字蛇行,不能保持直線。
在看不見岸的茫茫大海裏,就得靠羅盤了。一年一度從香港到菲律賓的帆船賽,出了鯉魚門之後,保持向東南、約135度的航向,兩、三天後便可抵達。現在大小船隻都備有以全球衞星定位(GPS)的海圖機,不懂得航海也不會迷路。可是GPS定位有些時差,靠它來掌舵難以協調,容易變作蛇行海上。
在天朗氣清的晚上,掌舵最好的辦法是利用天上的星星。選一顆較明亮的星星,和桅杆上某一點拉成直線,就是保持航向最可靠的依歸。
還記得中學英語課時念過的英詩,John Masefield的Sea Fever:
I must go down to the seas again, to the lonely sea and the sky,
And all I ask is a tall ship and a star to steer her by.
(我定得再回到海上,回到那孤寂的海和天,我只要一艘高桅帆船,和一顆導航的星星。)
鍾尚志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