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第一波:反對強積金對沖機制 - 李兆波

理財第一波:反對強積金對沖機制 - 李兆波

有兩樣關於退休的事情近年在社會上引起很大的爭議,一是全民退休保障,二是強積金的對沖機制。兩者我也反對,因為退休的支出基本上是個人的責任,不是政府的責任,當然很多人理財不善,政府惟有在稅收方面着手,以支付市民退休後龐大的支出,特別是醫療的支出。那些不知道人也有春夏秋冬的朋友,在年少時大花特花,相信納稅人不會支持以增加稅收來支付年少時在日本及韓國吃喝玩樂及使用昂貴智能手機,年老時卻喊着不夠錢過活的人。
另一方面,強積金對沖機制是歷史的問題,一個是公司遣散員工時的開支,一個是員工退休的儲蓄,兩者應該是絕無關係才對,利用退休的儲蓄作遣散費,實在不太公義。問題來了,打工仔在強積金的結存不可以在65歲前隨便使用,只有在數個條件下才可以,那麼為甚麼僱主可以隨時利用遣散這原因來提取強積金?這變相是提早提取,與其他用於僱員提早提取的原因不對等。
一個可以考慮的方案,是不容許完全對沖,即是容許僱主以強積金來支付長期服務金而不是遣散費,而以強積金來支付長期服務金的年度可以商討,不一定是現時的情況,而當支付以後,資金是留在僱員的強積金戶口,而不是即時隨便使用。當一個制度被濫用時,這並不是一個好的制度。在香港要建立或結束一間公司相當容易,僱員隨時會被裁而付上原本用作退休的儲蓄,更遺憾的是強積金不足以作退休開支,大家還是自求多福。

李兆波
中文大學商學院助理院長
會計學院高級講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