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無須搞大小動作連任,卻也得為尋找接班人傷腦筋,因此也弄出了不少今日我們熟悉的戲碼,例如黑材料滿天飛、抱錯了大腿的奴才得到結派拉幫罪,處以雙規刑罰。
皇帝雖然超然於所有奴才,但也要考慮眾多候選人背後的勢力,這些從皇帝手中分得了剩餘權力的奴才,各有幫派,組成類似今日的所謂智庫,都想成為造皇者。
帝制時代,超然凌駕於行政立法司法的候選人跑馬仔遊戲,最有名又博得最多花生的,首推康熙親手舞弄出來的九子奪嫡。話說康熙第一次廢太子,之後就玩起後人毛氏主席百花齊放的陽謀,歡迎奴才提名候選人。這下不得了,各有利益牽繫的奴才眼看鞏固自己前途的機會來了,於是,提名推薦吹捧,各自表態,賭一賭能不能摸準聖意。
話說這個提名委員會,雖沒有嚴格機制,要多少提名才能正式參選,沒有所謂門檻,龍門是任由皇帝搬的,不過奴才意見,也有參考作用。最後出來,八阿哥得票最多,康大大不是吃素的,本來就為了引蛇出洞,好哇,原來你們已經黨外有黨,自己主子自己捧了,那朕豈不是給你們分了權?其時統籌這次選舉委員會、上蹦下跳拉票又最落力的,首推康熙外父佟國維,佟氏家族勢力龐大,子姪輩隆科多已屬官三代。康熙趁勢拔掉佟國維,鬼叫你想當造皇者鞏固家族利益吖嗱。康熙搞了個假選舉後,又推翻了選舉結果,過後才亮出底牌,朕要恢復二阿哥太子之位,你哋吹咩?康熙當時沒有在選委會安插人馬造票,此為帝皇心術,非一般奴才所能瞎猜。後來,太子二度被廢,康熙不立太子,又玩起另一個跑馬仔遊戲,朕朝中央旨意先不告訴你,任你們惡鬥一番,最後網由朕來收,你哋吹咩?
所謂鑑古知今,以大台報新聞邏輯,香港人就埋怨選委會不公平選舉門檻高吖,其實清康熙末年接近一億人,這些國家機密連聽都冇份聽㗎。所以,老一輩人常常說:我哋以前都係點點點㗎啦,而家啲後生,想一步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