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人月兩團圓的日子,除了月餅外,也可品嚐芋頭、楊桃、柿子等健康應節食品。註冊中醫師陳敏表示,柿子、柚子及楊桃更有消滯作用,適合吃得太多的人士解滯。
柿子有健脾、降血壓功效,可預防脾虛溏便,長者喜歡的柿餅更可健脾益氣,由於柿子對血管健康有益,具降血壓作用,適合高血壓人士適量食用。而楊桃生津止咳、消食降血脂,可幫助消化、滋養及保健,但腎病患者不宜進食;在楊桃肉上灑上少少鹽進食,更有止喉炎作用。至於柚子同樣可以健脾、生津止咳及平喘消滯,其中柚皮特別行氣消食,柚子蜜、傳統菜式「鵝掌柚皮」便會使用柚皮製作。
菱角不可與豬肉同食
芋頭及栗子也是中秋應節食品,其中芋頭能益脾胃、調中氣及化痰散結,痰多人士適合食用,但糖尿病、脾胃虛弱人士宜少食。栗子功效眾多,可以益氣健脾、止夜尿、強筋骨及補腎氣,有預防腎虛、補腎作用,長者經常腰膝痠軟、夜尿多人士都不妨適量吃栗子。
菱角是傳統的中秋節食品,有助健脾益氣,還有清腸熱毒及利水通乳作用,產婦也可以食用。市民可用菱角煲粥或可烚熟食,例如用鹽水一起煲滾,再除殼食用。但要留意吃菱角不可同時食豬肉、蜂蜜等食物,否則會相沖,引起腹痛、消化不良症狀。
■記者梁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