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毅行 - 蔡東豪

民主毅行 - 蔡東豪

為了參加年底樂施會毅行者,第一次行山集訓是在北潭涌起步,經萬宜東壩、浪茄灣、西灣山、西灣村、鹹田村,在北潭凹結束。這是麥理浩徑風景最美的一段。
我和隊友行完這段路,在茶餐廳愉快地、毫無內疚地吃西多士飲凍檸樂。回到家裏把鞋脫下,見腳趾長出幾個大水泡,兩隻腳甲變成紫色,不能觸碰。(其後得知我鞋買大了一號,本是好事,但腳在未腫大前鞋頭留有空間,落山時腳趾不斷撞擊,造成腳甲報銷。關鍵是要綁緊鞋帶最高的部份。)
這些小傷不足掛齒,但睡到夜半,膝痛發作,彎曲不是、伸直又不是,總之不能固定在一個姿勢超過五分鐘。每次轉換姿勢,帶來一次劇痛,周而復始,呻吟不斷。其後幾天,只要坐上一個小時就幾乎站不起來。出席隊友鄧偉棕律師行周年晚宴,偷偷在桌下搽藥膏,步履蹣跚才勉強回到家來。
這是為甚麽在佔中後,樂施會的廖洪濤向我發出毅行者挑戰時,我覺得這是mission impossible。少年輕狂,當年傷患重重無礙球場上征戰。留美期間,冰天雪地仍踏着單車迎風奔馳。後來發覺打球跑步時膝痛難耐,物理治療亦無大改善。回港後發覺濕潤的氣候最是磨人,膝頭往往比天文台更早預報雨天的來臨。醫生說是風濕關節炎,要靠止痛藥應付驟晴驟雨的日子。過去十年,公私兩忙,加上膝患,幾乎全無運動,每年體檢時都和醫生一起譴責自己。
但挑戰這個mission impossible並非一時衝動。幾年前,我在中國公民社會的一位戰友南下香港完成了毅行,對我衝擊甚大。他雖比我年輕,但患有哮喘和腰患,最終一步一腳印完成壯舉。他做到了,我沒理由不行。佔中後,民主運動的同路人都感到沮喪迷惘,我實在想做一些事情鼓勵自己,亦為身邊的人打氣。走上毅行之路,是希望大家敢於登高,向夢想進發。
我和樂施會淵源頗深,二十多年來在建設中國公民社會的路上有許多合作。樂施會以扶貧為本,除了協助農民解決一些耕作畜牧和生活所需的問題外,更致力促進公眾參與和政策改善。我推動的一些NGO能力培訓和教育傳播工作都有樂施會的身影。我曾是樂施會中國項目委員會成員,到過貴州看他們扶貧的成果。農民由衣不裹體、人畜共住的處境,透過學習養鵝種菇的技術慢慢走出赤貧。還記得當時和一位農婦聊天,看她摸着頭頂的帽子,神情尷尬。原來她剛剪下長長的頭髮,變賣了好幾百元幫助丈夫醫病和小孩上學。但當她帶我參觀新房子,即使空盪盪沒幾件傢俱,從她炯炯有神的眼睛,看得出樂施會讓她在困苦中見到希望。
因為一直支持樂施會,到了去年「民主毅行」呼籲622全民投票時,樂施會與我們的行動切割,令我份外痛心。但我了解到其後樂施會對此草率的表態有深切反省,我亦不想用單一事件論斷一個多年來為公平公義奮鬥的機構。我們組織「民主毅行隊」走在山上,希望大家明白,爭取民主的人,最終是希望為人帶來幸福的生活,特別是改變底層人民的命運。能支持樂施會的工作,用蔡東豪的話: 與有榮焉!(編按:以上文章由陳健民撰寫)
蔡東豪:「經歷巨變的人改變生活模式,治療自己,找新方向,陳健民愛上毅行者,不是偶然。請支持「民主毅行隊」,Team 0423。」 https://www.oxfamtrailwalker.org.hk/opencms.war/opencms/_info_/join/registration/teamPublishPage.jsp?teamId=32558&teamNo=0423&__locale=zh_HK

蔡東豪財經版昔日文章: http://hk.apple.nextmedia.com/apple/index/15537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