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電台2011年啟播牌照為期12年

數碼電台2011年啟播
牌照為期12年

【本報訊】數碼聲音廣播上世紀90年代已開始在外國興起,好處是不受大氣電波限制,可容納更多頻道,音質亦較佳。香港政府對數碼聲音廣播多次進行試驗後,到2010年2月宣佈推出13條數碼聲音廣播頻道予私營機構申辦。
數碼聲音廣播最初共有4間公司申請,但遞了申請的商業電台其後宣佈撤回申請。商台認為數碼聲音廣播牌照規定的傳播方式停留於單向,與數碼發展趨向互動及個人化的潮流不符。
行政會議於2010年11月決定向餘下3間提出申請的公司發出牌照,為期12年,並預留頻道給香港電台營運。3間獲發牌公司包括新城電台及鳳凰優悅,各有3條頻道,而香港數碼廣播(DBC)有7條頻道。
3間數碼電台於2011年8月起至2012年陸續啟播,市民需購買售價約數百元的數碼收音機才能收聽。

DBC黃楚標捲政治風波

夥同多名政經界名人創辦的DBC,開台不久即捲入政治風波,當時的行政長官曾蔭權被揭發租用DBC主要股東黃楚標的深圳豪宅作退休居所,但未有向行政會議申報,各界質疑有利益衝突。
2012年7月DBC又爆股東糾紛,鄭經翰指黃楚標等4名主要股東不願繼續注資,電台面臨倒閉。雙方互相指摘,更鬧上法庭。DBC於同年10月10日停播。電台部份主持人發起義播,並於10月19日至21日移師政府總部外直播及舉行公眾集會,要求政府介入,其間集會上公開董事會會議錄音,提及中聯辦曾干預電台運作。
其後黃楚標出資1.6億元購入鄭經翰等人的股份,DBC於2013年1月28日起復播。鄭經翰則另起爐灶成立網上電台D100。
■記者麥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