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國際的小一功課 - 馮睎乾

震驚國際的小一功課 - 馮睎乾

我是一個有國際視野的人,但我的視野只限於花邊新聞和UFO出沒,對於像敍利亞難民這樣深奧的問題,我是無法置喙的。最近在法國媒體看見一道推理題,說小孩廿秒就能解答,成人則往往想得頭痛:16,06,68,88,( ),98,空掉的位置是什麼?問題用圖畫表達,像一個個橫排的泊車位,缺少的數字剛好被車擋住(答案見文末)。我好奇的不是答案,而是小孩真的比成人更快答到?於是把問題貼上臉書,結果被很多成年朋友秒殺了,小孩反而多數答不出。後來發現英國媒體曾報導這問題,更聲稱是香港小學的面試題;如果屬實,香港小學的水平也算震驚國際了。
有朋友答不出,私下問我,她的智力是否小孩也不如,我答「咁梗係啦」。她信以為真,退省己過,然後我的報應來了。她見我在報紙寫了近一年專欄,誤會我是識字的,又自以為真的小學生也不如,就拿兒子的功課問我。她兒子讀國際學校小二,中文科用普通學校小一的書;老師剛教完逗號和句號,兒子卻滿腦子是問號。看了她傳來的問題,我不禁倒抽一口涼氣,立即感激現代通訊科技讓人與人保持着冰冷的距離,才不致讓她看到我面紅耳熱。
那道小一中文題要你在句子的括弧內填上標點──小安有一雙大腳掌( )他一張開嘴巴,便能看見整齊的牙齒( )──由於學生只懂逗號和句號,所以「正確」的答案也只能是逗號或句號。我望着手機苦思超過廿秒,才吞吞吐吐地打:「大腳掌和嘴巴兩部份既沒關聯,就不能用逗號,若只能二選一,邏輯上唯有答句號。但即使分為兩句,意思也怪怪的,沒有人會這樣寫中文吧,難道是詩?」為免遭老師打一個無情的大交叉,有損我的英名,只好把這個未送出的答案刪掉,對她說:「要開會,一陣覆。」
然後我真的在網上跟朋友開會。首先問一個在大學教書的詩人,她說是句號,一分鐘後說逗號也可以,最後答破折號更好。我繼而問一個國際版記者,她沒答。然後我問一位在大學主修德語,現為高級行政人員的朋友,她說是省略號。再問下去,一位作曲家友人說兩個括弧都是驚嘆號;一位MIT博士和一位哈佛博士同意是句號;一位哲學教授認為是分號;一位從事文學翻譯的朋友則說:「乍看還以為是隱喻句──『嘴巴』是皮鞋開裂,『整齊的牙齒』是腳趾。」我開始意識到,如果不是問題本身有問題,就勢必是另一道震驚國際的小學問題。
最後我答我的朋友:「告訴孩子,題目寫得太差了,逗號句號都不妥當。這樣他長大後,就不會相信在梁振英和劉江華之間是一定要二擇其一的。這才是慎思明辨的教育。」她沒有得到答案,卻覺得我更酷了。
(答案:87。問題倒轉看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