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外交」多無疾而終

「高鐵外交」多無疾而終

中國新一代領導人上場後,高調推行「高鐵外交」,總理李克強被稱為中國高鐵的推銷員,然而屢受挫,處處受日本「追擊」,既是技術也是銀彈和影響力較量。

屢受挫受日本「追擊」

今年6月中俄企業組成的聯合體,就中標的莫斯科至喀山高鐵項目勘察設計部份與俄羅斯鐵路公司正式簽約,號稱中國高鐵走出國門「第一單」。去年11月中國鐵建和中國南車與四家墨西哥公司聯合,曾作為唯一投標方宣佈中標墨西哥高鐵項目,三日後墨國指結果作廢重新招標,項目涉以豪宅行賄總統夫人。中外高鐵合作多停留意向階段,甚至無疾而終。李克強上任初簽中泰「大米換高鐵」備忘錄,幾經波折。今年3月泰國稱中國貸款利息過高,轉向日本低息貸款後,曼谷至清邁高鐵決定採用日本的新幹線技術。印尼高鐵外界原看好中國作為最大貿易夥伴贏日本,不料本月初印尼棄建高鐵,指中速鐵路已夠用,要中日交新提議。高鐵對技術要求高,中國多時只能唱配角,如在土耳其高鐵專案中負責軌道、通訊和電氣化工程,技術核心的列車則交韓國現代集團。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