掟蛋為公民抗命陳德章出獄後為囚犯待遇抗爭

掟蛋為公民抗命
陳德章出獄後為囚犯待遇抗爭

80年代周潤發主演的電影《監獄風雲》中罷食一幕堪稱經典,戲中囚犯倒掉飯餸為抗議「煙仔加價」,有人反對並指「一個禮拜先食一餐雞翼,搞罷食?」今時今日,獄中膳食究竟係點?在英皇書院畢業再升讀華盛頓大學政治系,早前卻因向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掟蛋,被判入獄3星期。社民連秘書長陳德章指,內裡以黃紅綠豆等煲成的粥水時咸時甜,配一片方包,「真係好難食」,相反,僅外籍囚犯可選的西餐選擇多賣相好,故出獄後他即入稟要求改善華人囚犯膳食,並希望打破見親友要隔著玻璃用聽筒通話的規定,建議表現好可獲1個月1次「零距離」探監機會。
記者:周詠雯 攝影:朱家駿

2013年12月7日,當時還未擔任社民連秘書長的陳德章為爭取全民退保,在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中向特首梁振英掟雞蛋,但誤中旁邊的曾俊華,他法庭上不求脫罪或輕判,拒絕接受社會服務令,最終被裁定普通襲擊罪成入獄3周。

陳德章坦言獄中環境與電影描述的分別不大,「啲床呀各樣嘢,又係啲木板床咁,四面都是牆,鐵窗邊緣咁」,但獄中的膳食和囚犯工資金額,卻是陳德章意料之外。

陳德章有心理準備「監獄餐唔會好食得去邊」,但豆粥水難食之餘更會有其他影響。囚室內全都是成年男性,每日又要到工場工作,午餐有時只有豆粥難維持體力。他指雖然署方可讓囚犯隨意添加,「但其實啲人唔會特登去食,真係覺得好難食囉」。反觀外籍囚犯西餐有漢堡扒、有炸魚柳、茄汁豆、焗薯、烘底多士和奶茶,烘底多士還可選擇搭配芝士、牛油或果醬。

出獄後先後兩次提出司法覆核,不滿署方根據囚犯膚色安排膳食,亦不滿每名囚犯每月只可接收6本非宗教書籍。「人哋好誤會我好想食西餐,但其實唔係。」

除了膳食,囚犯工資之低亦令他感到囚犯勞動價值被剝削。每日皆會向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工作,包括製作路牌、垃圾桶、洗燙及縫製紀律部隊制服、清潔醫院床單及病人制服等,每星期皆會就工作類別發一定工資。但工資之低,亦令陳德章印象深刻。以他這類新入獄囚犯為例,每月約有200元工資,但即使「資深」囚友在囚多年,工資也不足1,000元;若有囚友因健康問題而未能工作,每月工資更只有94.56元。

在2010年至2014年,懲教署向各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所提供的產品及服務市值為20.23億元,陳德章反問為何囚犯不可得到最低工資保障,「囚犯犯咗事要接受懲罰,唔代表不剝削埋佢哋嘅勞動價值」,他引述懲教署指,因署方與囚犯並無勞資關係,所以囚犯無沒有最低工資保障。

問及他還有甚麼項目希望提出司法覆核,陳德章指一些表現良好的囚犯,給予每月一次機會,在家人探訪時不用隔著玻璃。因保安理由,現時囚犯家人到監獄探望時,必須與囚犯隔著玻璃及以「電話」通話,但陳指犯人在會見律師及立法會議員時,皆可不用隔著玻璃,會面後懲教署職員亦會替囚犯作保安檢查,故認為上述保安理由並不成立。

深信家庭對囚友出獄後會否再走歪路有重大影響,又眼見不少囚友原有家室或女朋友,卻在囚友服刑期間一一離開,陳德章指「出到去(出獄)家庭破碎,好大機會再重犯」,既然懲教署在懲罰之餘亦會協助囚犯更生,應該給予適當環境,維持與家庭的聯絡。他強調,這並非單是為了囚犯的基本人權,而是將囚犯出獄後犯事機會減低。

有人認為陳德章出獄後提司法覆核是「搞搞震」,他卻認為囚犯是香港社會被邊緣化的一群,甚少人關注囚犯權益,故他更應出手協助。陳強調,即使囚犯被判有罪入獄、喪失人身自由,也不應剝削囚犯的基本人權,認為「社會上追求人道或者一啲普世價值嘅時候,唔可以捨棄佢哋」。

今年26歲的他樣貌仍帶點稚氣,但談起老人福利卻收起笑容,遇上因貧窮而偷竊入獄的年老囚友,他爭取全民退保的心更堅定。「你哋出面頂多見到婆婆執紙皮,慨嘆呢個社會點解要咁」,回顧鐵窗生涯,最令陳德章印象深刻的,是從囚友口中得知有年老囚友,因偷竊而入獄,他們都並非積犯、刑期短,偷竊背後只因窮,「無嘢極端得過你要偷嘢、無錢跟住要坐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