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明甘當爛頭蟀,在《基本法》頒佈廿五周年的慶典中高調特首地位在三權之上。廿五年前,張曉明還是廿多歲剛入官場的小伙子,而梁振英則已貴為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秘書長,因此要談當年草擬《基本法》時的任何細節,張曉明不可能不先問梁振英。
這次張、梁合計,有的放矢,一方面是梁振英藉機宣示主權全面反撲,另一方面亦再次引證中聯辦是連接特首與中央的主要樞紐。劉兆佳與林鄭月娥同日首當其衝,怎樣解釋也不會令港人信服。張、梁明知故犯,蓄意投下這個民意炸彈,事先斷不可能不先徵求中央的同意。
由反國教到雨傘運動、由龍獅旗到反水貨、由黃絲帶到本土運動……中央對香港的政治形勢肯定越來越不放心,對下任特首要求亦越來越嚴格。張曉明如今把特首在香港的權力無限放大,能符合中央理想及獲得絕對信任的特首人選自然相對減少,最後甚至可能出現梁振英是沒有選擇中的唯一選擇。
董建華成為香港回歸後的第一任特首,其忠誠度中央一定滿意,但董建華沒有刻意凡事均公開向中央交心明志,反之在港人面前仍一直表現他為港人爭取權益,因此董建華即使被迫提早離任,但港人對他的不信任甚至反感卻並不明顯,經歷了曾蔭權及梁振英之後,更會覺得他是一個不自私的老實好人。
中央一定不會向曾蔭權明言他有超越三權之上的法律地位和權力,因為曾蔭權只是冷手執個熱煎堆,況且他擁有龐大的公務員作為後盾,隨時會有自把自為的可能;及至梁振英爆冷成功出線,上任後全力加速中港融合,置全港民意於不顧,不惜犧牲個人的聲譽,藉此換取中央的信任,如今終於修成正果,《基本法》背後一國一制的原意圖窮匕現。
張曉明除了為梁振英吶喊助威,更間接向香港的法律、法制及法官「曉以大義」,讓他們清楚知道,特首不單凌駕他們,過去英式的法治制度與精神亦已逐漸過時,如果部份法律界仍然夜郎自大,遲早也會遭受排斥甚至被淘汰。
北京大學的強世功隔空放炮,支持張曉明及梁振英,向港人質問一國兩制是否已成為香港發展的障礙?強世功的個人觀點,香港人可以置諸不理,但今後《基本法》如何繼續推廣宣傳?特首辦及中聯辦一定會更加投入和主導,因為過去「《基本法》為港人帶來更多保障及權益」的宣傳訊息已完全不合時宜。由公民教育委員會到《基本法》的推介機構,十多年來花了無數人力物力,希望透過宣傳推動港人在認識《基本法》內容之餘,更會對國家及黨更心存感激,因而願意更快接納一國一制的落實,但這些樣辦宣傳的效果全部落空,甚至有衍生反效果的現象。
兩人已成難兄難弟
「張梁計」的下一步,是加強《基本法》主導思想最新解讀的宣傳,再配合通識、歷史以至公民(最終是國情及政治)教育,把更多的年輕人和學生洗腦,開啟「撥亂反正」的程序。事實證明《基本法》為港人帶來的權益保障只會比港英時代為少而非更多,所以過去《基本法》的宣傳毫無說服力,今後若以推動一國一制為目標,反會對港人有更大的衝擊,令他們不得不深入思考和認真回應,不會再不聞不問,除非去志已決想盡快移民。
張、梁走到今天,已成為互保的難兄難弟,梁振英若不能連任,張曉明將難辭其咎;這次宣告《基本法》的真正主導思想,張、梁一定不理外間反應,只會把成績(包括港人對他們的批評)歸功自己,這是梁振英的性格及作風,張曉明僅是緊隨其後而已。
周信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