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明上周在《基本法》頒佈2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行政長官地位超然論,令到社會平添不少爭拗。張曉明目的何在?可以由他的講詞最後一句得到啟發。張曉明說:「談了以上同樣可能引起爭議的看法,主要是想以實際行動表明一點態度:在宣傳推介《基本法》的過程中不必迴避爭議。」《大公報》昨天社評標題是「明確特首角色 加強行政主導」。張曉明的用意,你懂的!
行政主導同三權分立,都未見諸《基本法》條文,但事實上存在,否則行政立法關係之間的矛盾不會發展到今時今日一樣。舉個例子說,香港就好比一列火車,特首是火車頭,立法會就如同他背後的一列列車廂,法律及司法制度一如火車軌。火車頭要拉動火車廂,但同時受到車廂制約,並且同時要在火車軌的規範下行走。火車頭起帶動作用,但制度不能讓他胡作非為。
泛民質疑張曉明的言論,甚至指是要捧特首為皇帝,暫未見中聯辦或北京官員回應,而特首梁振英和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的回應,不但未能夠平服市民或者泛民的憂慮 ,反而有火上加油的味道。特首梁振英表示,相關的質疑是斷章取義同誤導。而林鄭月娥更表示相關言論是無限上綱,任何有常識的人士都不會達到此結論,她更明言當局已開始討論下一步如何深化《基本法》公共教育的工作。相信今後爭議會陸續有來。
實質上,張曉明言論核心訊息只有一個:香港由特首領導。此論調對立法會起不了太大作用,反而對於公務員系統以及司法界人士可能會造成壓力,因為特首對司法人員有任命權。市民當然不會忘記,前公務員事務局局長鄧國威剛剛下台,而司法機關在去年國務院《一國兩制白皮書》中被稱為是管治團隊一部份。有此前因,配合今後《基本法》宣傳工作,真是好戲尚在後頭。
前一陣子,政府明言要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民生,停止政治爭拗,並且見到港澳辦副主任馮巍跟民主黨接觸,喜見溝通氣氛剛開始,但現時經此一役,溝通之路定有一番風雨。尤其是今年的區議會選舉,明年立法會同往後行政長官選舉接踵而來,敵意是增加還是減少,絕不樂觀。
其實,行政主導也好,三權分立也好,最重要的是,我們的政治制度要能夠令民意有表達的餘地,能夠有形成政策的渠道,達致改善社會矛盾效果。這才是治本之道,其餘一切都屬手段而矣。
如果中央自此都只知緊抱權力,視香港要求民主選舉的民意為敵對勢力,經濟上再加以無限量傾斜向香港既得利益者,讓他們肆無忌憚地剝削一般民眾,以致人民不能夠安居樂業,不能夠控制自己的前途,政府再宣傳行政主導、行政長官超然地位、北京政府主權在手,都不是解決香港矛盾的方法,反而會日益累積衝突的可能。
謝志峰
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