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公證行董事為不足兩萬元報酬,於14年間串謀出口商偽製豬油檢測報告,事件因去年台灣爆發劣質油風波,港台兩地經追查後始揭發。董事早前在區域法院認罪,法官判刑直斥劣質油事件令經濟及消費信心受海嘯式衝擊,犯案者為更大利潤而埋沒良心,行為無德無恥,董事的行為徹底損壞檢測制度及公信力,必須阻嚇,終判囚兩年。
記者:陳美莉
被告蘇達偉(60歲)為英匯公証行董事,承認一項串謀製造虛假文書罪,他昨獲逾廿名親友到庭支持及撰寫求情信,辯方亦指被告受人唆使,角色非主導,重犯機會極低,涉案出口到台灣的豬油亦證實對人體無害,望法庭輕判。
法官陳廣池判刑指出,食品衞生是市民生活的重中之重,當局有賴出口商提供資料、檢測機構報告及公證行簽發的證明書,以進行監管及執法,本案顯示驗證不足及報告簽發有漏洞,有關當局實在責無旁貸。被告為區區萬元報酬,貿然與共犯串謀虛報船運豬油檢測報告適合市民食用,嚴重違反誠信,若無被告參與,涉案豬油不能順利出口。
本案牽涉港台兩地的豬油船運,亦導致台灣使用受污染豬油而引發的食品下架情況,事件令經濟及消費信心受海嘯式衝擊。法官以假奶粉導致大頭嬰事件為例,直斥犯案者為更大利潤而埋沒良心,令使用者受害,實在無德無恥。法官指被告雖非始作俑者,惟其角色屬前線執行者,必須予以阻嚇。
金寶運董事暫未被起訴
案情指金寶運出口豬油往台灣,在發給台灣公司強冠的發票中,註明適宜供人食用;但金寶運收貨的發票卻註明有關豬油只作飼料用。台方要求香港食環署食安中心調查出口商金寶運,金寶運出示英匯公証行的檢測報告及證書。
被告被捕警誡下承認自2001年起按金寶運的董事江桂才的指示行事,一般驗油價錢約6,000元,但他實際上並無檢驗有關豬油,故只收500至700元,涉及最少1,121公噸豬油。控方指江及其秘書黎玉均仍保釋調查,暫未被落案起訴。
案件編號:DCCC4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