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調味料可添加餸菜鮮味,但隨時換來高鈉傷身。消委會抽查市面65個雞粉、魚露、雞汁和豉油等樣本,發現普遍鈉含量偏高。壽桃鮑魚雞粉每100克鈉含量達21,600毫克,每日食用3.3茶匙(即9.3克),已超世衞建議每日攝取2,000毫克鈉的上限。消委會又提醒鹹味淡不代表低鈉,老抽就加糖蓋過鹹味,市民應留意營養標籤。
記者:潘柏林
食鹽是人們從飲食中攝取鈉的主要來源,但世衞建議成人每日攝入少於2,000毫克的鈉。眾多調味料以雞粉最高鈉,8隻牌子雞粉每100克鈉含量由12,378毫克至21,600毫克不等,市民若跟隨產品建議食法,鈉攝取量隨時超標。以壽桃鮑魚雞粉為例,包裝建議煮麵加入一茶匙雞粉,等於成人每日鈉攝取量三分一。另一款香港陳記雞粉每100克鈉含量21,240毫克,若按包裝建議,20克雞粉調和1公升沸水變上湯,一鍋湯已超出兩個成人每日鈉攝取量。
魚露是第二高鈉的調味料,雞汁和豉油再次之。豉油以老抽特別高鈉,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主席許敬文指,市民以為生抽更鹹更高鈉,其實老抽靠添加大量糖份,中和鹹味。9個老抽樣本中,7個每100毫升含糖達12.5至24克,攝取過量導致蛀牙和肥胖。而一些標榜減鹽醬油鈉含量雖較一般醬油低,但每100毫升鈉含量仍逾3,000毫克。
許建議市民應酌量減用調味料,每日吃多於5匙豉油已超標,鈉超標導致心血管疾病,「調味料只係我哋吸鈉其中一樣嘢,其他食物本身都有鹽份,常用添加劑味精鈉含量都好高」。65個調味料樣本中,大澳老友記魚粉每100克只含550毫克鈉,成為最低鈉之選。消委會建議市民可選用天然食材或香料代替調味料,例如薑、葱和黑胡椒等。
低鹽產品營養標籤出錯
消委會總幹事、降低食物中的鹽和糖委員會成員黃鳳嫺指,現時低鹽產品的聲稱受規管,低鹽豉油為例,每100毫升含不可多於120毫克鈉。今次調查亦發現7款調味料營養標籤出錯,涉及調亂碳水化合物和糖數字,標榜鈉含量比實際低。消委員會已轉交食安中心跟進。
有生產商考慮更改旗下高鈉產品成份,壽桃鮑魚雞粉生產商新順福食品有限公司發言人回應指,明白港人注意健康,未來會改良成份。19個生抽和醬油樣本中,美味棧古法頭抽鈉含量最高,一茶匙已達每日鈉攝取量兩成,公司發言人指會找實驗室研究消委會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