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管制衝擊神根公約

邊境管制衝擊神根公約

身為神根公約國的德國為煞停不斷湧入的難民潮,不惜恢復臨時邊境管制,令外界憂慮神根國之間無邊界的制度,將在今次難民危機的衝擊下崩潰,變得名存實亡。
由1995年起落實的《神根公約》賦予簽署國內的人士自由出入國境的權利,被視為戰後便利居民、遊客及商貿的最重要政策之一。但根據條文,成員國可以在公共政策或國內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等特殊情況下,重新實施邊境管制措施,一般由10至30日,如經歐洲委員會批准,最長可持續兩年。
歐委會已確認今次德國基於難民湧入情況失控而重啟管制,屬合乎法律的做法,但促請德國盡快開放邊境。德國今年6月召開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峯會期間,曾重施入境管制避免會議受示威衝擊。奧地利也曾在2008年歐國盃期間,重啟邊管以加強保安,但外界擔心難民潮下多國邊管會變成常態。
法新社

神根小資料

《神根公約》簽訂年份:1985年
簽訂地點:盧森堡神根
落實年份:1995年
簽署國:26個,包括歐盟其中22個成員國,以及4個非歐盟成員國家:挪威、瑞士、冰島及列支敦士登
未有簽署公約的6個歐盟成員國:英國、愛爾蘭、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塞浦路斯及克羅地亞
受惠於公約人數:神根區4億人口、訪簽署國遊客及商務人士
每年神根區內出入邊境次數:12.5億人次
資料來源:德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