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是甜蜜 - 邁克

一半是甜蜜 - 邁克

說出來啼笑皆非,最早會唱的國語時代曲之一《大江東去》,竟然是翻譯自瑪麗蓮夢露電影的主題曲,冥冥中似乎預告了我作為文字搬運工人的淒涼命運,後來看到文集《異鄉猛步》,得知填詞人司徒明五六十年代是專欄作家,更有一份奇妙的親切感──多得葛蘭女士推廣,mambo歷來我們開口埋口「曼波」,但從司徒明妙筆溜出來的「猛步」更加係威係勢,尤其用來翻譯稍後張仲文唱成《叉燒包》的《Mambo Italiano》,簡直不作他想。在浩瀚歌海裏,我較熟悉的其實只得香港錄音那些,藝人南來前的大上海作品雖然鋪在背景,除了周璇白光實在無處不在,叫得出名字的不多,對「原唱」的認識貽笑大方。譬如聽到Sepia復修發行的《七個響鈴》前,我一直以為靜婷是第一個唱《桃花戀》的歌者,完全不知道有梁萍舊版本,碟裏同樣由梁萍唱的《兩相依》,向來也遭井底蛙歸納在崔萍名下──粗心讀者切勿眼大睇過龍,此萍不同彼萍,前者是百代上海時期紅歌手,代表作《春來人不來》和《王昭君》,後者五十年代中成名於香港,首本名曲包括《今宵多珍重》及《南屏晚鐘》。
先入為主的關係,方逸華也被我誤當《留戀》和《夜歸人》始唱人,「我想起月下,我想起花前,多少的往事留在我心田,一半是辛酸,一半是甜蜜,一年又一年長叫我留戀」,二十年前忽然聽到姚莉版本,驚訝得說不出話來。姚大姐當然就是《大江東去》歌者,我記憶中最原始的聲音──崔萍的《重逢》也是她先唱的,堪稱國語時代曲香港時期的大地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