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指特首超然於三權之上,言論繼續惹起激烈反彈。香港大律師公會昨日發表聲明,指張曉明以「超然於三個機關之上」描述特首的「特殊法律地位」,難免被解讀為特首「凌駕於三權之上」,引起公眾焦慮,對此深表遺憾,並促請張曉明及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早日澄清,以正視聽。
記者:姚國雄
香港社會重視三權分立,無論是終審法院前首席法官李國能、現任首席法官馬道立也曾肯定三權分立。李國能曾指,三權分立乃互相制衡,法院確保立法和行政機關執行職責時守法;馬道立亦曾表示,《基本法》已明確訂明三權的不同角色。但張曉明卻認為特首乃超然於三權之上,大律師公會昨發表措詞嚴厲的聲明,對張的言論表示深切關注。公會指,張曉明稱三權分立對香港最多只有參考和借鑑價值,不可能完全適用於香港,此說法可會被部份社會人士解讀為包含「三權分立」在香港法律框架下的適用性。
公會強調,《基本法》已清晰界定行政、立法、司法的關係和權責,而法院在解釋有關《基本法》有關條文和判案時,均會引用普通法中「權力分立」(separation of powers)的原則,認為此法律概念在《基本法》下得到充份落實。
「特首權力受司法制衡」
聲明明顯不同意特首擁有超然於三權之上的地位,指特首與任何公職人員一樣,必須依法、合法地履行職務或者行使權力,特首行使其權力作出的行為,亦受香港法院以司法覆核制衡:「總之,無論行政長官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治體制中的角色被如何表述,在《基本法》下亦不能被理解為凌駕於香港法律之上。」
公會並指,若張曉明原意是想確認特首的職能涉及履行《基本法》規定對中央、香港行政機關、立法會和司法機構的責任和義務,促他早日澄清,以正視聽,務求消除香港市民以及國際社會對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秉行法治的憂慮,並強調香港為法治之都的國際地位,有賴絕對獨立的司法機構,司法人員履行職責時不受任何干預,回歸以來此核心價值一直受到充份保障,港人以至國際社會對本港司法獨立和法治的信心,亦不應因各種政治論述而輕易動搖。
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昨早曾經回應「特首超然」論,他指特首受立法和司法規管,並非「土皇帝」,「唔相信張曉明係咁嘅意思」,又稱根據《基本法》規定,特首是香港特區政府的首長,代表政府,但同時受法律制度監管,當中並無含糊的地方,重申特首不可能有超出法律制度監管,更稱外界不應對張的言論斷章取義、無限擴大。
立法會「泛民會議」則促請張曉明尊重一國兩制及《基本法》,不要再發表損害香港核心價值的言論,又促梁振英公開重申會遵守本地法律,並按照《基本法》條文接受立法與司法的制衡,但張曉明及梁振英昨晚出席公開活動時,未有就此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