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籽:馬路起義】
七十後港人一定對港京拉力賽有印象,雖然只舉辦了七屆,但這場由香港殺上北京的越野賽事,絕對是當年車壇盛事。適逢今年是30周年,停辦接近20年的港京拉力賽舉辦紀念行,多部八十年代Audi quattro重現香港,這部叱吒一時的經典四驅,正是港京賽事的當年點滴。
由中國汽車運動聯合會(FASC)與香港汽車會(HKAA)合辦的港京拉力賽始於1985年,參賽者需穿越七個省、奔走超過3,400公里鬥快抵達北京天安門,1996年舉辦最後一屆。難得今年以30周年紀念行名義令賽事回歸,香港便有約60部車參賽,大部份皆是平治170S、豐田Celica及MG Midget等八、九十年代車款,論最矚目必定是多部八十年代Audi quattro,除因為在香港極罕見,也因它是當年稱霸拉力賽的越野私家車王。眼前三部1985年quattro便是贊助商金港從英國及瑞典買回來的珍藏,當中白色那部更是落場版的真正戰車。
加硬底盤升高懸掛
四驅車專家馬大立(Victor)負責今次quattro的賽前維修:「雖然六十年代英國Jensen FF有ABS有四驅,但莫說爬山,連普通行街都成問題,又大食又無力,quattro一出現便是世界冠軍。在八十年代,quattro的科技極高,萬一跌落坑,即使只有一個輪胎貼地,靠強勁的中央差速也可以令車攀爬出坑,當年沒對手有如此科技,所以十分成功,尤其參加越野賽要應付那麼多爛路。」它的成功,激發各大車廠逐步研發四驅私家車。
作為落場版戰車,當然要悉心改良及強化,除六盞大光燈、滅火筒、跑車桶椅及防滾架等基本裝備外,還加硬底盤及升高懸掛,離地距離高達約10吋。輪拱沙板也會加硬加大,防撞之餘也方便換大胎軨,而引擎蓋及車側散熱通風口也特別多。三部quattro同樣搭配2,100cc引擎,最大分別是馬力,落場版那台谷至約400匹,其餘兩部分別約180匹及300匹,當然還有那光禿禿的簡陋金屬板中控台及碳纖板車門。
望着滿佈戰績傷痕的quattro,再聽吵耳引擎聲,的確令人懷念香港有越野賽的日子,Victor:「當年我曾經是維修隊一分子,當年賽事吸引好多國際車手參與,好像大派對。香港在1997前舉辦很多越野賽,現在全部停辦,今次紀念行可讓香港人重新認識合法賽車。」當年也是維修隊一分子的火哥:「最難忘大霧時我坐的維修車撞到大石,要在公路立刻搶修。當年所有戰車都要在長城八達嶺跳坑才到終點,見到車手滿面沙塵,好過癮。」
復辦拉力賽 盼港府支持
車隊前日在中環海濱起步,今日會合深圳車隊繼續北上,預計在9月27日抵達北京及閉幕,日子比以往長,因為今次是表演賽,「聽說主辦機構其實在試水溫,構思復辦港京拉力賽的可能性,若然成功,車迷興奮,日後年輕人有機會從合法途徑鬥車。不過運輸署必須配合,就像今次連臨時車牌都冇,最後只發出當日行車的許可證,左軚車維修時想試車也不准,希望政府能着力支持國際賽事。」
查詢: http://www.hongkong-beijing-rally.com/Index/
記者:許維雅
攝影:林栢鈞
編輯:陳漢榮
美術:楊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