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說亮話:無信不立 - 張亮

也說亮話:無信不立 - 張亮

前陣子風球高掛,同事首次試用Uber召車服務,讚不絕口。過往幾年暑假,筆者和家人外遊,都利用Airbnb來租用民居,亦非常滿意。這類分享經濟模式深受用家愛戴,關鍵取決於用家對素未謀面服務提供者的信任。傳統商業模式裏,信任主要建立在企業品牌投資,但在新經濟,則是靠免費的用家口碑。是的,新經濟的貨幣不是Bitcoin,而是信任。
《論語》子貢問孔子:「足食,足兵,民信」這三項如果萬不得已,該先去掉哪一樣?孔子說,首先可以「去兵」,其次可以「去食」,絕對不能丟棄「民信」,「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但若你以為現代人信任度「爆棚」,便大錯特錯了。2015年愛德曼信任度調查(Edelman Trust Barometer)顯示,全球人口對政府機構的信任度,只有不足一半的48%;企業情況略好,但也只有約57%人投下信任票。最受公眾信任的,仍然是非政府機構(NGO),達63%,這大概是由於多數人認為NGO的目的是「做好事」,做好事就相對值得信任。
咦,奇怪了,企業向股東交代不就罷了,為甚麼要公眾信任?其實商界在社會中可以享用和動用的資源最多,又豈可埋首盈利、獨善其身?
上星期,筆者參加了社創基金主辦的一個論壇,討論主題是圍繞外國和本港企業「創造共享價值」(Creating Shared Value,CSV)的例子。所謂創造共享價值,是超越傳統的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
論壇有位嘉賓說得好:CSR往往是點綴性質,成千上萬人的大企業中,有兩三個人的小部門負責「每年做點好事」;但CSV則不同,是企業由領導層到前線員工,共同尋找既做好事又賺錢的點子。
雀巢(Nestlé)公司是採納CSV的模範生:以往採購咖啡純粹是交易關係,大公司賺大錢,農民卻永遠陷於低生產力、低收入和破壞環境(濫用農藥)困局;雀巢改從CSV角度出發,為農民提供援助及技術改善生產,既為農民提高收入,同時為公司擴大高質咖啡來源,亦減低環境破壞,可算「一家便宜三家着」。
真心做好事還有更深遠的影響,例如和社區關係的融洽、對品牌的增值、以及吸引及留住人才等。或許有一天,企業給人的感覺會是「信商」而非「奸商」。

張亮
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