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蝸居廚房 與馬桶一階磚之隔

【飲食籽】蝸居廚房 與馬桶一階磚之隔

【飲食籽:識飲惜食】
《說文解字》寫道,「房必有戶以達於堂」,戶就是門。按此推論,香港大部份新樓的廚房已不存在。土地不足,樓宇供應短缺,發展商異想天開,導致香港新樓「奇則」處處。細讀近年新樓盤圖則,匯萃、東環II、鑽嶺等新盤,把1.5×0.6米的煮食地方美其名為開放式廚房(open kitchen),掩飾不夠地方建設正經廚房的事實。更悲哀是,沒有門的廚房仍小得可憐。一張辦公桌大小的地方成了煮食空間,地產商以為一個水盆一個爐頭,便可成灶。站在沒有門的廚房外,看看廚房崩壞至甚麼程度,看看香港人如何靈活運用所謂的廚房,看看香港獨有的黑色幽默。

位於廁所的廚房

Maggie每次做飯,都得廚房廁所兩邊走。

何詩文(Maggie)以近一萬元租住了大坑一幢唐樓小房子,面積只有300呎左右,全屋僅廁所有門,其餘全屋開放式設計,一打開大門,整間屋的格局便一目了然。我說這房子租金太貴,Maggie聳聳肩不置可否。沒辦法,誰叫大坑是型人之地,要住得型格又方便,自然要付高昂一點的租金。Maggie的業主,為了吸引這類年輕潮人租客,重新改動過室內間隔,第一樣放棄的,正是廚房,把廚房盡可能地縮小,增加廳的空間。

因為沒有地方擺放電飯煲,所以用隔水蒸的方法來煮飯。

沙律只需洗切,是Maggie最常吃的東西。

雜菜煮藜麥是新學的菜,用煮意大利飯的方法來煮,貪其油煙不多。

Maggie家的廚房非常古怪。與其說是廚房,不如說是一個凹位更準確得多。闊度不超過70厘米,容不下情人攬在一起煮飯仔,放一隻大鐵鑊恐怕會碰壁,再具體一點,僅僅是容得下一台雪櫃的長闊。這樣的廚房,只能安裝一個單頭電磁爐,調味品、鑊鏟菜刀甚麼的,都只能圍在爐外三邊。上下兩個廚櫃用來放碗碟和鍋具。怪異的是,這是一個沒有鋅盆的廚房,而Maggie的廁所卻有兩個洗手盆,一個供廁所洗手用,另一個則用來洗菜洗鍋,業主把廚房的鋅盆一併放入一門之隔的廁所內!
Maggie每次做飯,都得在廁所內清洗食材,連帶切食材,以至吃完飯洗碗,都要在廁所內進行。一想到處理食物的地方和馬桶只有一個階磚之隔,總是有點心理障礙。Maggie也笑說:「有時自己上完廁所再做飯,也覺得怪怪的。有時正在做飯,朋友要上廁所,也會有點麻煩。」

洗洗切切的工作在馬桶旁進行,廁所用的洗面盆和廚房用的鋅盆早已分工不明。

有時連大廳也要用來預備食物,蝸居之家,無不是廚房之地。

正因廚房如此細小,Maggie只會煮簡單的東西,例如沙律、意粉,「試過在家煎牛扒、煎魚,結果弄得家中一大陣味,久久不散,後來都不敢煮了。」為了節省地方,很多家庭會有焗爐、微波爐等煮食器具,Maggie一樣也沒有。「廚房實在放不下了,連電飯煲也沒有,我的飯是隔水蒸的。」Maggie說道。
每次請客亦不能太多,三四個已經是廚房的極限。她新居入伙時,有一次請家人前來吃飯,六七個人擠在家,結果不只在廚房和廁所來來回回,連廳也要用來切東西、暫放食材,「還必須叫外賣才行,因為只有一個爐頭,就算奮戰幾小時,還是沒有辦法煮出足夠六七人吃飽的飯菜。」Maggie說道。吃不飽,事小。沒法用一席飯連繫一家人的心,才事大。

所謂的廚房,只是一個暗角凹位。

單位面積:300呎

特務式高智能廚房

Calvin在2008年以樓花方式,用300多萬買了灣仔嘉薈軒一個接近300呎的單位。沒有實際單位參考,僅僅看着售樓書上的平面圖,沒想過廚房真的可以這麼小。「當時覺得300呎的房子不能要求有很大的廚房,自己又不常煮食,所以覺得OK。」收樓後Calvin才發現廚房不過是一個爐頭和一個鋅盆並排而放。鋅盆小得沒法清洗一個煲,於是所謂的廚房變成了茶水間,只能泡泡咖啡,最盡只能在肚餓時讓你煮個即食麵。

300呎的家,開放式設計,一眼睇晒。你見到廚房在哪裏嗎?

雪櫃和焗爐都做成入牆式,省位之餘亦整潔美觀一點。

縱向雙爐頭。

兩年前Calvin把出租的房子收回來自住,決心全面裝潢,更特意花了十萬把廚房重新設計,把廚房擴大到大門位置,比從前大了一倍──雖然還只是僅僅夠兩人並列的小廚房。為了用盡空間,曾經是室內設計師的Calvin把廚房變成一個組合大櫃,方便收納,並用上暗一點的灰色,比較襟污糟。廚房內亦機關處處,櫃子打開是垃圾桶;抽屜是感應式,方便拿碗碟;雪櫃、焗爐都是入牆式的;抽油煙機可以拉出來;工作枱也是隱藏的,需要洗洗切切時才拉出來,有時亦可充當餐桌來用。整個廚房,活像變形金剛,又似一把萬用刀,正好體現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也為香港人的靈活作示範。「只是要緊記,越細的地方,越要非常自律地保持整潔,不要有雜物,才可以令空間看起來寬敞。」近乎有潔癖的Calvin勸喻大家。

隱藏式工作枱,有需要才拉出來。

延長式抽氣扇。

Calvin平時愛煮西餐,貪其方便油煙又少一點。

為了在小小的廚房內做最多菜,Calvin一般會爐頭和焗爐並用,甚有Jamie Oliver 15分鐘食譜的風範。這邊廂在焗蔬菜,那邊廂在煎牛扒。他的雙爐頭跟正常橫向的不同,他選擇了縱向,較省位置。一般而言,後排的爐頭用來煮時間長一點的東西,例如燜菜、例如煲湯,前面的爐頭則用來煎煮,有時焗爐亦會兼任保溫工作,縱然廚房再細,幾道菜同時上桌時,還是熱辣辣的,極為貼心。Calvin還很有心思,家中沒有吃飯的地方了,就把偌大的平台改成飯廳,讓朋友家人可以在露天環境下用餐。蝸居而言,算是星級享受。
不過設計再精密,還有彌補不了的先天問題。例如鋅盆加大後還是太細,有時洗煲過水的工作,還是要在浴室搞掂。而且全屋開放式,油炸、中菜小炒是可免則免。客人多的時候,就算廚藝再好,「還是會選擇蒸海鮮或者打邊爐,唔使煩!」Calvin說道。

把露台改成飯廳,蝸居中難得的奢侈。

單位面積:300呎

記者:陳詠敏
攝影:黃子偉、許先煜
編輯:李寶筠
美術:黃創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