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第一波:百多呎也可以很美 - 李兆波

理財第一波:百多呎也可以很美 - 李兆波

市場上有一些新樓盤的單位,實用面積只有百多平方呎,不少人對此感到遺憾,因為原來上車盤的面積是這樣的細小。這當然不是好的趨勢,但事實是在寸金尺土的城市中,百多呎的房間算是不錯的面積,而現在百多呎的卻是一個小單位,不可以說是太離譜。
有到過東京或大阪的朋友,一定對市中心較為廉價酒店有印象,這些約是四星級的酒店房間也只是百多呎,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不錯,在房間內要打開行李篋並不容易,但房間內可以放下像樣的睡床,也有私家浴室、書桌等。有些房間更可以容納兩張睡床。到訪過的朋友一定對其設計有一些印象。
這些極小的單位是回應了市場上對小單位的需求,不少人遲婚,亦想搬離父母,這並非不正常的事情。很多年來,市場上的單位未有回應這些需求,因此劏房便興起來,價錢亦高企。相信要經過一段時間,待市場上出現更多的細單位時,這些細面積單位的樓價才可望回落至較合理水平。
當住宅越近市中心,價錢便越貴,負擔不起時,惟有減少面積,從來方便與面積成反比。想面積大點時而價錢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便要搬到較遠的地方。這情況與位於市中心的酒店與相隔幾個地鐵站的情況一樣。如在東京,遠離歌舞伎町10至15分鐘的距離,酒店房間多是面積較大的,有近300呎。
劏房單位並不是完全的大逆不道,它是在有限面積下的產品,適當地安排,可以令更多人可以住在市中心的地區,令更多人受惠。

李兆波
中文大學商學院助理院長
會計學院高級講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