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長和(001)近年積極拓展海外電訊業務,今年3月落實斥資1,183億元收購O2英國,企圖將其歐洲電訊版圖擴大。不過,「超人」長和主席李嘉誠最終能否如願成為當地最大流動電訊商,視乎歐盟監管機構一關會否「放行」。
丹麥電訊合併曾遭反對
集團於歐洲的電訊業務,今年上半年繼續轉好,但為了鞏固在當地的地位,長和頻頻出手收購。其中今次準備收購的O2英國,勢令長和在當地由第四大流動電訊商,一躍成為「一哥」。據彭博昨日報道,長和已於上周五向歐盟申請,批准集團收購O2英國,而歐洲委員會則決定在10月16日決定,但有機會加入一些條款,或展開深入調查今次交易。
報道又稱,長和可能要面對監管當局的嚴格審查,尤其是負責歐洲競爭政策的歐洲競爭委員Margrethe Vestager,早前已反對北歐兩大電訊商Telenor及TeliaSonera,合併其丹麥業務。結果,兩間電訊商因未能提供充足的理據,證明合併後無礙丹麥電訊市場的競爭,而於日前宣佈取消交易。
由於近年智能手機興起,令電訊商走出「價格戰泥沼」,推動其盈利高速增長。集團過去四年先後在奧地利、愛爾蘭及意大利等國家有收購的動作。然而,集團於海外併購電訊業務時,並非一帆風順。例如在2013年時,旗下3意大利曾提出收購意大利電信的流動通訊業務,但因受到監管機構反對,結果交易告吹。
不過,集團於今年5月宣佈,正研究3意大利與另一間當地電訊商Wind合併。同時,過去3愛爾蘭收購O2愛爾蘭時,亦曾遇到監管機構的阻撓,但最終亦成事,可見集團有能力說服當局批准其併購。
和黃當年「千億賣橙」後,一直大力發展其歐洲電訊業務,但因天價頻譜及競爭等,令歐洲電訊業務曾虧蝕一段時間。直至近年業績開始好轉,如長和今年上半年的歐洲電訊業務的EBIT(除息及稅前盈利),按年增加1.5倍至492.4億元,亦帶動集團盈利增長的主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