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李麗華 - 沈西城

傳奇李麗華 - 沈西城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往事難勝數,禿筆寫不了。九十二歲的李麗華獲頒金馬影展「終身成就獎」,我感慨至深。五十多年前,翁靈文伯伯帶我看《雪裡紅》,有感而說「關琦!這是翰祥的傑作,可若沒小咪,成績難顯!」少不更事,看不懂小咪姊的表現,只覺這女人潑辣厲害,猶如家母。李麗華在電影裏唱《雪裡紅》,姚敏曲,李雋青詞,輕快佻脫。(姚敏大名鼎鼎,李雋青知道的不多,詞聖蝶老曾說「李大哥是我前輩,寫詞比我早!」《雪裡紅》並非李雋青最佳作品,他的《三年》方是絕唱——「左三年,右三年,這一生見面有幾天……」聽得人柔腸寸斷,眼淚漣漣。)自此李麗華長在心間,看《明燈》日報,也會留意她的消息。五六年李麗華結婚了,對象是「千面小生」嚴俊,為重其事,註冊當日在中環「金城」酒家設宴二席,廣請友朋,父親因老朋友鄧樹勛(註:女星丁寧之父)出任介紹人,有緣列席,回來說銀幕下的李麗華,雙睛稍轉已傳意,入耳京片濃不化。
李麗華好戲連場,最教人留戀的莫如六十年代李翰祥導演的古裝宮闈電影《武則天》、《楊貴妃》,前者不怒自威,曠代無傳人;後者呈朱唇,緩歌妖麗,侍兒扶起無力,李麗華演來得心應手。七十年代中,小咪姊淡出影圈,我以《大任》週刊編輯身分往訪李翰祥於「松園」,講起李麗華,翰祥大哥道:「小咪姊是我前輩,能導她的戲,乃我畢生榮幸,女明星中論風采、演技,無人能及她。」他構思拍《垂簾聽政》,欲找李麗華演不果,角色落入劉曉慶手。
李麗華出道早,四零年十六歲入上海「藝華」,即任《三笑》女主角,一炮而紅。《三笑》我未看過,倒是早年拍攝的《新茶花女》,迄今還留印象,非電影好,而是插曲《天上人間》悅耳動聽——「樹上小鳥啼,江畔帆影移,片片雲霞,停留在天空間……」李麗華用清脆響亮的歌聲唱來,我如沐春風。
大抵是九十年代吧,李麗華訪台出席《龍兄虎弟》節目,主持張菲、費玉清特意邀伊合唱《天上人間》,比諸費玉清的天籟之聲,花甲李麗華唱來了無遜色,事後費玉清對人說「薑真是老的辣。」(《天上人間》有人說是姚敏撰曲,其實不然,撰曲者是嚴個凡,也有說是黎錦光。) 回說李嚴婚事,兩人都是再婚,李麗華前夫張緒譜,乃山東葡萄酒大王張裕之子,婚後有一女曰小寶;嚴俊前妻梅村,是話劇演員,後復與林黛同棲,可能同經婚姻不如意,婚後恩愛逾恒,形影不離。八○年嚴俊客死美國,李麗華痛不欲生,自此避隱人世。影壇前輩劉亞佛兄,乃《銀色畫報》創辦人,戲稱嚴俊為「猶太王子」(粵語即「孤寒」),如何孤寒法?且聽劉兄道來。劉兄曾數訪嚴俊於大酒店咖啡室,言談畢,賬單來,必係劉兄結賬,「嚴王子」從不掏腰包。劉兄實不知此乃過往大牌明星習性,接受你訪問是看得你起,幹嘛要我付鈔,神經病!
〈香港放棄了李麗華〉一文刊出後,有讀者說「李麗華因域陀米曹口腔有洋葱味拒與接吻。」此非事實,李麗華有東方女性矜持,堅持不能「kiss」,此在合約中早有註明,非洋葱味而拒吻。在「藝華」耽了兩年後,十八歲進「華影」當基本演員,卻險些兒毀了大好前途。「華影」是日偽電影公司,主政者川喜多長政,為求平抑影藝人士反日情緒,邀上海聞人張善琨出任總經理。四四年,為振日軍士氣,開拍《春江遺恨》,余友「華影」廠長黃天始告我,《春》片乃大製作,導演三人:岳楓、稻垣浩、胡心靈,演員有李麗華、梅熹、王丹鳳、嚴俊和阪東妻三郎(名演員田村正和之父)。電影宣揚「中日提攜,共存共榮」,是一部美化日本的反動影片。勝利後,張善琨、李麗華、嚴俊等被目為「漢奸」,幸賴張之另一重身分——重慶地下工作人員,方弭大難。
小咪姊!長居寂寞,雲破月來花弄影,明日落紅應滿徑,你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