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督:全球量寬助樓價升

拿督:全球量寬助樓價升

【磚頭有價】
馬來西亞政府為了吸引海外買家投資當地物業,實施「我的第二故鄉——馬來西亞」(MM2H)計劃,為投資者提供十年期限居留證。不過為免影響當地人的住屋需求,當局限制海外買家必須購買定價在100萬馬幣(約180萬港元)以上的物業,身兼投資檳城機構董事的拿督李家全表示:「因為我們需要保留一些便宜的單位予本地人,外國人買太便宜的屋,會炒起我們本地人需要住的屋企。」

拿督李家全表示,馬來西亞物業過去5年累積升值超過3倍。

海外買家 港人第二多

李家全稱,隨着全球多個國家實施量化寬鬆政策,近年馬來西亞物業亦跟隨環球資產拾級而上,過去5年整體住宅呎價均按年上升,5年累升逾3倍。成交量方面,檳城住宅物業去年錄18,410宗成交,按年升約4%,期內成交額錄約75.79億元馬幣(約136億港元),按年升約6.85%。
李家全又稱,在馬來西亞買樓的外國人中,比例佔第一位是新加坡人,第二是香港人,相信是馬幣滙率吸引,住宅物業的定價亦具競爭力。他續稱:「香港買家認為,在香港一個1,000方呎的單位,可能要1,000萬馬幣。但我們這裏1,000方呎,100萬馬幣就有。」

海外買家須購逾180萬元物業

【注意事項】
海外買家購入馬來西亞物業,需要遵守三大法則,除了必須購買100萬馬幣(約180萬港元)以上物業,還有轉售利得稅以及租賃所得稅。
海外物業顧問C.A.J Property 銷售總監李崗華表示,海外買家認購吉隆坡及檳城物業,必須選購100萬馬幣(約180萬港元)以上的物業,如於檳城購買連地獨立屋須達200萬馬幣(約360萬港元)或以上。

按揭成數最高六成

馬來西亞政府沒有限制外國人擁有物業數量,即不設限購,但設有類似香港的SSD(額外印花稅)。海外買家買入物業5年內轉售,須繳交利潤當中最多30%為稅金,第6年及以後出售,亦須繳交其利潤之5%為稅金。按揭方面,海外買家可向當地主要銀行申請按揭,按揭成數最高是60%。
此外,業主出租物業,雖然每年須繳付「租賃所得稅」26%,但可扣除銀行按揭利息,及各項開支包括門牌稅、地租及管理費。假設單位每月收取租金2,200馬幣(約3,960港元),一年收26,400馬幣(約47,520港元),尚可扣除各樣開支,包括按揭利息金額18,932馬幣(約34,100港元)、門牌稅250馬幣(約450港元)、地租1,450馬幣(約2,610港元)及管理費3,000馬幣(約5,400港元),實際租金淨收入2,768馬幣(約4,980港元),而「租賃所得稅」約720馬幣(約1,300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