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高層搞平台為弱勢青年圓夢

迪士尼高層搞平台
為弱勢青年圓夢

被確診患抑鬱症,細膩的情感,反催生「人與禽獸」創作系列,將人以貓狗劃分,成為有趣的社會觀察。出生時患上德國麻疹,卻以幽默的四格漫畫,表達襲啞人士的內心世界。突破身心困難,11位知專設計學院學生的創作,感動了陳竹賢(Eddy)。他是迪士尼首個派駐英國的華人總監,習慣尋夢:「人生若無夢想,就無希望」,只是,現實世界未及樂園繽紛,母親中風,終讓這個工作狂停下來,創立社企樂晞台(Joy Media),藉多媒體平台,鼓勵年輕人走出殘缺困局,發揮所長。
記者:呂麗嬋

「創立Joy Media,源自媽咪喺菲律賓中風。以前好忙,一年到晚周圍飛,因為媽咪,真正停落嚟,喺醫院見到好多重病嘅小朋友,喺醫院返學、畫畫,佢哋嘅畫好靚,最難得係並無因為自己嘅病,變得好消沉,令我好感動」。當時沒想到可做甚麼,一粒種子卻已種在心田,「之前獲邀喺知專做客席講師,先知入面好多學生,愛創作也有才能,只因身心缺陷,所行嘅路好崎嶇」。

重病導致身體殘障、身不由己的情緒病,現實的人生,不比樂園,很灰暗,「教育局對呢班特殊學生設助學金,始終杯水車薪」。看似沒路,他想到不如自創新路。與學校聯絡,自掏腰包設獎學金,供學生申請,「期間要面試,每個人都個故事」。意外失去一雙手,仍努力以雙腳創作;四肢癱瘓、將攝錄鏡頭安裝在輪椅上,以藍牙拍攝紀錄片。還有那個聽不到拍子、卻偏偏愛跳舞的女孩子。

「每個人都獨一無二,唔想捐咗錢就算,好希望開設一個平台,鼓勵佢哋透過唔同媒介,同外界分享自己嘅故事,等其他人都睇到佢哋嘅才華」。頭炮與知專及高等科技教育學院合作,舉行聯展,除提供創作平台,還希望為持續低氣壓的香港,帶來小小希望。「我喺香港出世,從未見過香港人好似家咁唔開心」。半生遊走不同城市生活,由加拿大、新加坡到英國,令他始終念念不忘,仍然是香港。

「媽咪係菲律賓華僑,但屋企好傳統,邊度生活都好,一定要學好中文」。家族在菲國製造大型傢俱,Eddy沒繼承祖業,大學時代偷偷修讀電影,追逐心中的夢工場,89年短暫回港任職電視台記者,96年加入迪士尼,先後派駐新加坡及倫敦,是集團首個派駐英國的華人廣播事務總監,之後先後任職FOX及Hallmark Channel等國際電視台的高層,主理亞太區不同電視頻道。

「呢個聯展,希望係個好開始,下一步希望可以開設網站,製作多媒體節目」。現時籌委會共有六名成員,大都來自國際傳媒機構,他正積極為學員提供實習機會。「如果覺得個政府幫唔到你,不如自己創造機會,我爸爸喺我8歲時過身,當初一樣係咩都無」。沒空間就自己創造空間、沒機會就自己創造機會,「至少,香港仍然好自由」。這應是久違了的香港精神吧?他自嘲似的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