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人常「機不離手」,打字傳訊息兼打機無時停,增加手部勞損風險,但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受傷?一個名為芬克史坦測試(Finkelstein test)的簡單評估,測試圖解最近在網上瘋傳,方法是將大拇指包在拳頭內,伸直手向下壓,若拇指有痛楚感覺,很大可能是手指勞損,患上拇指伸展大肌筋腱炎,有脊醫指此測試方法有一定的可信性。
記者:嚴敏慧
註冊脊醫及物理治療師何應輝表示,近年玩手機致「拇指伸展大肌筋腱炎」的人增力,多為20至30歲年輕人,主要是過度使用姆指打手機遊戲或打短訊致病。他指,使用智能手機時,手腕多會保持固定,只靠拇指在細小的屏幕上,或鍵盤上快速重覆按鍵,由於壓力集中在拇指上,拇指肌肉過度伸展會收縮,長久下去會引起拇指筋腱發炎。利用芬克史坦測試,當大姆指包在拳頭內,已感覺到手指根被拉扯甚至痛,情況已較為嚴重,當將手向下壓時已感到痛,亦已代表有問題出現,需及早求醫。
拇指肌腱勞損病徵包括患處出現疼痛、痳痺、紅腫等,部份人甚至不用力時也會痛,更可能影響關節靈活,日常生活嚴重受影響,例如寫字、打字,甚至拿筷子都會感到困難,有人更因痛楚致未能入睡。何指,過度使用手機亦可導致其他手部勞損性創傷,如彈弓指、網球肘、腕管綜合症等,「好似機器咁有極限,過量就會勞損,用得越多退化得越快」,但臨床上未有發現病況與手機的大小有關。
要預防拇指伸展大肌筋腱炎,縮短使用手機時間實為必要。何建議,手機每使用30分鐘便應休息5分鐘,減少患處重複做一個動作,平日要多做手部伸展運動,讓關節及繃緊的筋腱獲得鬆弛,促進血液循環,可減低肌肉勞損的風險。若手痛持續兼出現紅腫,則可用冰敷紓緩,一般而言,受傷的肌腱有自我復原能力,但給予肌腱休息時間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