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黨政治本錢越來越弱

執政黨政治本錢越來越弱

新加坡完成了獨立以來最激烈的國會選舉,縱使人民行動黨守得住執政地位,但已暴露出他們操縱國家的政治本錢正逐漸減弱。
自李顯龍在2004年接任總理後,行動黨不斷受到挑戰。2011年,行動黨在大選的得票率只有60%,表現歷來最差。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陳慶文認為,這場選舉對新加坡政治制度影響深遠,「新加坡人欣賞人民行動黨過去56年的善治,但我認為他們亦關注一黨獨大的脆弱性」。

民生問題打擊選情

上屆大選後,反對派雄心日益壯大。澳洲卧龍崗大學歷史學者林捷勝認為,1990年代行動黨在提名日就篤定當選的日子,已不復存在,「人們不再把行動黨的認受性當成真理」,令反對派得以吸取經驗,積小勝為大勝。
與此同時,新加坡民眾對政府的不滿與日俱增。調查指民眾對政府處理生活物價的滿意度只有42%,樓價及交通的滿意度為53%,加上新加坡今年經濟增長預料放緩,勢必打擊行動黨的選情。陳慶文相信,眾多民生問題令民眾開始關注政制應如何轉變。
此外,行動黨過去嚴控主流傳媒消滅異見聲音,社交網站興起助反對派打破這局面,林捷勝指行動黨雖想令博客滅聲及關閉反對派網站,「但社交網站難管得多」。
另外,開國總理李光耀在年初病逝,或有助行動黨在今次選舉催票,但新一代最終會遺忘李光耀的功績,令他的光環成為歷史。
美國有線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