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大選 《蘋果》記者雷子樂、楊柏賢新加坡直擊】
【本報訊】懷着新加坡是「民主、自由地獄」的想像到場觀選,這一回,香港人民力量立法會議員「慢必」陳志全另有體會,他認為最大反對黨工人黨像香港的工聯會,其他反對黨則停留在「嗌口號」的層次。但在新加坡爭取民主,20年內必有成果,比香港有前途。學者認為新加坡人大概只希望有「可控的改變」,這大概定義了未來10年新加坡的路。

過去數晚,慢必分別出席了新加坡民主黨、工人黨、人民行動黨的造勢大會,在東海岸區的同日造勢大會上,工人黨的支持者人數,遠勝人民行動黨,但慢必認為投票結果可能仍是人民行動黨佔優,「咁同一晚,工人黨得一個晚會,但人民行動黨分開咗幾個地點喎」。
指執政黨確有表現
來到執政人民行動黨的造勢活動,慢必對該黨的印象有點改觀,「好似佢哋黨員馬炎慶咁,你睇佢講啲嘢,以為佢係反對黨成員呀!」他認為,人民行動黨靠選區劃界等不公平手段穩奪政權後,確有透過表現取得民心,「你霸咗個位做,有表現,呢度啲人覺得OK,唔似CY咁,冇表現冇認受性」。
新加坡人口說不滿人民行動黨,說要票投反對黨,但慢必認為他們骨子裏仍會支持行動黨,一來他們有着「穩定」的基因,二來反對黨未成氣候,「其實工人黨只不過係另一個建制派,就好似香港嘅工聯會咁,行動黨就係民建聯」。其他反對派如新加坡民主黨等,慢必認為他們仍停留於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民主派的「嗌口號」層次,「講啲嘢好悶,淨係講加人工、多啲福利,我哋幾十年前已經咁講,佢哋講唔到點做,究竟有冇可能發生」。
兩黨制或變天,大概不會在今屆大選發生,但慢必認為,在新加坡爭取民主,20年內必有成果,比香港有前途。「因為新加坡人嘅對手只有行動黨,佢哋決定畀唔畀民主你只係要睇民心;但香港人嘅對手係大陸同13億人,大陸要諗埋新疆、西藏,場仗難打好多。」
在新加坡工作了7年的港人Abra也有同感,10多年前已為長毛梁國雄助選、自認是「深黃」的他認為影響港人爭取民主的另一變數是不斷搞分裂,指摘同路人的本土派,「我係覺得好心痛,本土派,究竟你哋做過乜嘢?」
「人民要可控的改變」
談及新加坡大選,他認為,反對黨跟5年前一樣,只打着中央公積金、人口政策、外勞等舊議題,並無新意,估計對人民行動黨威脅不大,「新加坡人投反對黨,其實唔係想反對黨執政,只係想國會裏面有多啲聲音」。
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副教授及全球研究課程主任沈旭暉都有到新加坡觀選,置身多場選舉活動後,他認為,從外邊看來氣氛好像很熱烈,但現場其實頗為平淡,選舉也沒有重要新議題,和香港、台灣的氣氛差異很大。「新加坡人即使希望改變,也大概是『可控的改變』,這大概定義了未來10年新加坡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