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大批學生進食供應商的午餐後懷疑食物中毒,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曾祁殷表示,患者進食午餐短時間內食物中毒,相信食物中有毒素,並已存在一段時間再滋生。引致今次食物中毒的致病源可能是金黃葡萄球菌、芽孢桿菌或沙門氏菌。
曾祁殷指金黃葡萄球菌可存在於環境及人的皮膚表面,若處理食物人士帶有該菌而沒徹底洗手便有可能污染食物。患者可出現嘔吐、腹瀉、腹痛,嚴重可發高燒及細菌入血引致敗血症。
另一個可能致病源是蠟樣芽孢桿菌,常見於受污染肉類及炒飯;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也常見於受污染肉類。沙門氏菌常存在於未煮熟的肉類及雞蛋。
曾祁殷指需要調查烹煮、儲存、運送及分發過程有否不當,若供應商的午餐同時供應多間學校但僅一間學校出事,需調查食物煮熟後存放及運送過程。
■記者陳沛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