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大埔區議會昨通過造價約5,200萬元,被批評為林村「天安門」的許願廣場大舞台(圖)及相關設施。有區議員質疑相關設計上月中首次曝光即劣評如潮,臨時動議重新諮詢居民,但因僅4名泛民議員支持而遭否決,4名泛民議員離席抗議,對區議會決定表示遺憾。
記者:馬志剛
大埔區議會昨召開任期內最後一次大會,並就改善林村許願廣場的旅遊配套設施進行討論。相關配套設施包括永久戶外有蓋舞台、永久戶外攤檔、增設泊車位及重鋪足球場4項工程,總開支合共約5,200萬元,預計2017年落成。
早前在補選中勝出,工黨大埔「新丁」區議員郭永健在會上質詢該設施效益,大埔民政事務處助理專員邱詩穎回應稱,該設施每年舉辦10多項活動,以「盆菜聯歡」為主,服務弱勢社群,且大多都要搭建舞台,指舞台完工會有更多團體借場舉辦活動,估計每年可達30項,參加人次由數百至數十萬人不等。
百「義工」場外撐項目
郭永健隨即再質疑,整個諮詢只包括林村鄉公所、當區區議員及管理場地的夥伴機構,並不足夠,「8月19日先開始就住個設計討論,今(昨)日就要通過?」新民主同盟關永業擔心工程會否超支,大埔民政事務專員蘇植良指現時預算足夠。
關即時以「方案有重大改變」為由提出臨時動議,要求將方案諮詢公眾,再交區議會討論。動議一出即惹來大批區議員反對,其中被指涉無申報利益的經民聯何大偉批評重新諮詢是不尊重早前的小組會議。另一涉事議員經民聯陳灶良不斷重申,出任涉及項目機構董事屬義工,並無利益衝突。最終動議僅4人支持下被否決,工程方案正式通過,下一步是到立法會取得撥款。
此外,開會前約百名自稱義工市民,以「大埔區居民聯會」的名義在大埔綜合大樓外示威支持項目,方案通過後即歡呼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