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歲的杏姨與丈夫共過患難,卻不能同享安樂日子。15年前一次脊椎手術失敗,導致下半身癱瘓,相依相扶半生的丈夫離她而去,心死的杏姨簽字離婚,一對子女由丈夫撫養,但跟她感情深厚。現時她靠輪椅代步,長年推輪椅致雙手勞損,她懷念昔日行得走得,跟子女去尖沙嘴海傍看海的日子,希望他日更換電動輪椅,重回舊地看看維港彼岸的風光。
記者:劉秀蘭
80年代末,杏姨跟丈夫經營時裝批發生意,二人育有一對年幼子女,可是生意失敗收場,丈夫高峯期欠債數十萬元,「居無定所,咁耐以嚟都係租人屋住。」每次追數,全由杏姨一「婦」當關。與夫共渡低潮,十年間搬屋七次避債。
他們試過出租房間,又遭人放火燒屋,丈夫改行做地盤工、又做過流動小販;她則做茶餐廳樓面,一家住過上水徙置區,每次難關都是共同面對。
2000年,杏姨雙腳突然無力,看過中醫及針灸也無改善,其後驗出脊椎有硬塊壓住神經線。同年接受手術切除脊椎硬塊,惜手術失敗致下半身癱瘓,命運改寫「未做手術前仲可以扶住慢慢行,做完之後完全唔行得、坐都坐唔穩。」
半癱後,杏姨住醫院兩年,最掛念一對子女,「原本希望手術後行得返,手術失敗唔想見人,好難接受。」她其後被安排入住頤養院,沒料夫妻情緣也因而止步。
杏姨說,2002年接過丈夫通知辦離婚,丈夫還親身到院舍推輪椅,送她到律師樓辦離婚手續。重提舊事,杏姨心中仍有一根刺,「老公同我講,做夫妻好閒,仲有十幾廿年好難過,唔可以同我再喺埋一齊!」伴侶一句話傷透她的心,哭過、淚已流乾,杏姨知道夫妻恩盡義絕,一對子女的撫養權也交前夫。其後,前夫再婚。
「咁多年嚟佢(前夫)間中嚟探我,佢唔上院舍,只係帶我同仔女一齊出去食餐飯。」杏姨指前夫試過四、五年沒來探望,至去年任職文員的長女(29歲)結婚,一家人才再聚首。平日在院舍,杏姨會以膠珠砌公仔義賣,女兒大婚,她亦用一星期時間,以膠珠砌出一對吉蒂貓結婚公仔和花仔花女,作為獨一無二的結婚禮物。
住院舍13年的杏姨說,只想看到一對兒女擁有幸福家庭,不想步自己後塵,也期盼26歲任職倉務員幼子盡快成家立室。
雖然婚姻不如意,但杏姨嘴邊常掛笑容,樂天知命「開心又咁過,唔開心又咁過!」靠輪椅代步的她愛看海,現時所用手推輪椅已用了7年,早前她單手驅動輪椅;另一隻手拉着友人的電動輪椅借力,一起去將軍澳海傍看海,感受澎湃海風海浪。
她說多年來推輪椅,雙手嚴重勞損,加上輪椅已殘舊,希望更換電動輪椅。她說「好懷念以前同一對仔女去尖沙嘴海傍,看海嘅日子。」盼心願早日達成。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派出關顧主任了解「杏姨」的情況後,得悉她脊椎手術失敗致下半身癱瘓,正協助她籌措電動輪椅費用。盼善長慷慨解囊,好讓驅動輪椅「走下去」。
「杏姨」暖流編號:C3985
網上捐款: http://bit.ly/applecharity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23076307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WhatsApp:9862782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基金 f acebook專頁: http://bit.ly/facebook_adcf
蘋果基金You T ube頻道: http://bit.ly/youtube_adcf
蘋果基金接收捐款戶口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東亞銀行(往來戶口):015-514-68-01678-5
如捐款至指定個案,請於入數紙/支票背面寫上其捐款編號,然後電郵/傳真/WhatsApp訊息/郵寄予本基金。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於一九九五年成立,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基金除接受市民捐款外,《蘋果日報》亦捐出1%盈利予基金,以幫助有需要的人和資助有意義的社會及教育活動。基金一切行政費用由《蘋果日報》支付,善款的一分一毫,將全數用於受惠人所需。「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務求按照捐款人意願,把善款送交指定受惠人。然而個別受惠人可能因長期離港及搬遷等情況以致失去聯繫,甚或受惠人已經逝世或拒收捐款,有關善款將撥入基金作其他慈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