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所需的「忠誠反對派」(執業律師 任建峰) - 任建峰

香港所需的「忠誠反對派」
(執業律師 任建峰) - 任建峰

日前,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說,香港民主派應該成為「忠誠反對派」。他說「『忠誠的反對派』實際上的意思即是,接受了幾個基本的原則,包括承認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的統治地位、執政地位、中央對一國兩制有正確理解、尊重中央權力」。
其實,忠誠反對派這用詞是有一定的歷史的。它源自英式議會制度,但廣義上在任何以議會內最大黨派組成執政派的制度都適用。在這些制度下,執政派以外最大的黨派就被封為反對派。這些反對派亦被稱為忠誠反對派,因為他們在名義上仍是效忠君主或國家的。
這份忠誠有至少兩個重要元素。首先,受到反對派效忠的君主或國家都是全面地還政於民,不行使獨裁實權。這些地方的議會(或至少決定誰能執政的有關議席)全是以沒有不合理參選限制下由公民選出來的。在有些國家,反對派的忠誠甚至是以君主顯示自己對民主的尊重來交換回來的。西班牙前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在七十年代繼獨裁領導佛朗哥死後被封為王。縱使他努力推動民主化,左翼反對派政客仍希望推翻君主政制。到了1981年,反民主化的軍人嘗試發動政變,但卡洛斯強烈譴責這行動,政變最終失敗。卡洛斯以行動贏取人民的忠誠,就連西班牙共產黨都變成擁護王室的黨派。
第二,忠誠並不代表臣服。在政策問題上,反對派的忠誠責任,就正是要差不多事事反對,讓市民有多一個觀點去參考。這群反對派亦從這過程中把自己雕塑成一個候任政府,給市民多一個未來執政派的選擇。在憲制上,忠誠反對派(甚至忠誠執政派)更可以提出及和平地推動取締其效忠對象的建議,而受到效忠的對象亦要尊重這一切。在英國及澳洲,左翼政黨多年來主張廢除王位,推行共和。至於加拿大,國會亦曾試過有要求魁北克脫離加拿大成為獨立共和國的政黨成為「忠誠反對黨」。在這些情況下,英女皇不但沒有公開批評這些取締她的建議,而且強調她會尊重人民的決定。

忠於人民而非奉承權力

從以上這幾點,就可以清楚顯示劉兆佳錯誤地引用忠誠反對派這用詞。他要求民主派要遵守的,全部都與國際社會認識的忠誠反對派背道而馳。在香港,要求其他派系對自己忠誠的政治個體沒有對人民忠誠、放下實權、還政於民,又何有資格談他人的忠誠?不支持香港政府的亂政就被視為不忠誠、又不能執政,連反對的空間都沒有,何來真正忠誠地從反對中給市民多一個選擇?而雖然我個人不支持港獨,但當他人和平地提倡港獨或取締政權時又被說是不能接受的大逆不道,這是對待忠誠反對派時應有的氣量嗎?
香港的確需要一個對市民忠誠、實事求是、寸土必爭、議題不受限制而亦有機會執政的反對派。這才能為香港帶來一個多元化、百花齊放、有經濟動力的社會。再者,如果中央政府多些與這種反對派開放地溝通及聆聽他們的聲音,這對中央都是一件好事,因為這既能顯示他們原來可以有大國應有的氣量,亦能使中央與香港的民情更接近(而不只是聽那些只懂奉承的偽民意)。
至於劉兆佳說那種偽反對、真奉承的所謂「忠誠反對派」,最好都是不要也罷。
註:以上只代表筆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他所屬律師行的意見。

任建峰
執業律師